熱門搜尋:

內地中小學推「春秋假」 學子遊錯峰出行

2025-09-21 08:11:34 神州

(香港文匯報記者 敖敏輝、盧靜怡、俞晝 廣州、杭州連線報道)商務部等9部門近日印發《關於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到「放假總天數和教學時間總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氣候條件、生產安排、職工帶薪休假制度落實等因素,科學調整每學年的教學和放假時間,探索設置中小學春秋假,相應縮短寒暑假時間,增加旅遊出行等服務消費時間」。相關話題成為內地這幾日討論熱點,不少家長期待假期落地後能安排家庭錯峰出遊,旅遊業者亦開始計劃豐富拓展新的細分旅遊產品。

作為廣東省首個試點中小學春秋假制度的城市,佛山此前公布的文件,安排今個學年的秋假在11月12日—14日共三天。佛山南海區小學生家長陳女士支持春秋假安排,表示今年11月秋假將帶孩子去北京旅遊。「這兩年來,我一直想帶孩子去北京玩,但無論是暑假、寒假還是國慶黃金周、五一小長假,北京的旅遊熱度都特別高,每個景點都是人群扎堆,而平時周末時間又太短,始終未能成行。」陳女士說,今年秋假正好是周三至周五,連同周末總共5天,時間上十分充足,還能避開旅遊高峰,是很不錯的安排。

●不少家長認為,完成學業之餘,孩子需要更多時間親近自然,而春秋假安排可以增加這樣的機會。 香港文匯報浙江傳真

家長籲學校兜底安排集體出遊

陳女士也提到,目前尚不清楚學校層面是否會對秋假進行統一安排,比如組織集體研學、旅遊等。她希望能夠有彈性機制,即家長有空的則帶孩子錯峰出行,家長難以請假則由學校兜底,根據學生家庭意願安排集體出遊。

來自順德區的黃先生同樣支持春秋假制度。他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這讓他想起了小時候北方部分農村地區的「麥假」,學校放假10天,讓師生返鄉參與割麥、收麥。

「如今放秋假,和以前放『麥假』的出發點有着本質的區別,但也有一些啟發。我認為,秋假一定要讓孩子從學業中完全釋放出來,除了旅遊,還可以讓孩子充分參與到社會生活乃至勞動當中去,助力培養更全面的人格。」黃先生說,希望政府、社會、企業能夠提供更多資源,為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提供更多便利。

也有廣州家長希望佛山的春秋假制度能夠在全省進行推廣。廣州天河區龍口西小學學生家長黃女士表示,如今的孩子太缺乏體驗自然、體驗生活的機會。為了彌補缺失,此前在尊重孩子意願的情況下,曾安排8歲的兒子多次參與研學機構組織的戶外旅行、勞動實踐等體驗活動。如果實行了春秋假制度,孩子就能夠有更多時間參與這些活動了。

杭州試水超廿年 「拼長假」提前出行

香港文匯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浙江杭州從2004年就已開始試點中小學春秋假,目前從採取的春秋假拼法定長假的模式,春假的時間一般在「五一」假期前後,秋假的時間則是「十一」假期前後,時間為2-3天。以今年為例,中小學秋假共3天,其中集中統一秋假時間為9月29日至30日,27日由各校自行安排,可用於組織秋遊、運動會等活動

●去年秋假期間,恩禾(左一)與同學們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研學。 香港文匯報浙江傳真

「秋假時間一出來,全家人就定好9月28日(星期日)出發前往景德鎮,我已經鬧好三個鬧鐘準備『開戰』了!」劉女士的女兒恩禾今年小學六年級,自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年春秋假都會與家人或朋友一起結伴出遊。

「去年春假去了北京,秋假去了西安,今年春假去了南京,打算秋假去景德鎮。」恩禾說,「對我而言,春秋假就像是每年多出來的『禮物』,爸爸媽媽工作再忙也會提前請好年假,或是全家出遊,或是約小夥伴出遊。」劉女士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之前帶着女兒與她的小夥伴一起去西安,沒想到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遇到了一堆同學,好似班級出遊。

研學中心正開發「走讀營」「過夜營」

「我們最近已經着手做這方面的準備,包括聯繫學校、開發相關的三天兩夜項目。」廣州市南粵航空航天科技創新研究院副院長宋春艷笑着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自己手頭上好幾個項目正在同時推進中,忙得不亦樂乎。「中小學增設春秋假,不僅對研學市場是好消息,對整個文旅板塊來說亦屬利好。」她說:「春秋假制度若能落地實施,可以大大提升研學等文化消費的普及度。」

增設春秋假消息一出來,不少研學機構已經忙着研究多樣化的項目,解決家長擔心孩子「放假無人管」的問題。「我們有可住宿的營地活動,也有『走讀營』形式,家長早送晚接,孩子白天在這裏參加體驗課程。」宋春艷介紹,該研究院自今年4月起正式運營國防教育研學板塊,其展館、戶外設施、課程體驗等,「國防教育研學板塊,學生研學內容佔了一半。相信春秋假落實之後,這個比例還會上升。」

春秋假旅遊產品需更具普惠性

「春秋假期間,學生群體及其家庭的加入將有力推動親子遊、研學遊等細分市場的發展。」攜程相關負責人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為此,攜程從產品供給、營銷推廣等多渠道,持續挖掘優質研學資源、適合親子度假的酒店、民宿等產品,進一步觸達目標客群,激發消費需求。

「在今年的攜程919大促中,我們特意推出了包括賞花、徒步登山、研學等多類型產品和相關營銷活動。此外,還針對親子群體推出親子主題酒店套餐,部分酒店的親子互動課程讓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互動更為緊密。」不過,該負責人也表示,與法定節假日相比,春秋假的旅遊產品需更加具有普惠性,「具體到旅行社來說,如何去平衡利潤和性價比,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專家:推動精神文化消費 避免淪為「變相託管」

(記者 盧靜怡 廣州報道)近日,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發文鼓勵探索設置中小學春秋假,消息引發社會熱議。暨南大學現代流通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管理學院市場學系教授陳海權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指出,此舉實際上是希望增加學生閒暇時間,用於文娛活動與旅遊出行,藉此帶動整個家庭的服務消費。陳海權解釋,對社會消費層面而言,春秋假的意義遠不止 「讓學生多一段休息時間」。從消費屬性上看,春秋假相關支出更偏向 「新型消費」 範疇,與食品、日用品等傳統日常開支不同,其消費場景更多集中在教育消費與研學旅遊等領域,能為消費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春秋假可帶動青少年體育鍛煉培訓需求。圖為在戶外跟老師練習滑板的小朋友。 香港文匯報記者盧靜怡 攝

「學生通過旅行、體驗活動可拓寬眼界,具有教育意義,同時亦能帶動餐飲、交通、住宿等產業鏈發展。」陳海權表示,至於假期如何安排才能發揮最大效益,地方政府與市場的聯動至關重要。

「商家要敏銳捕捉需求,推出配套產品和服務。否則假期放出來,若消費產品欠缺吸引力,市民很可能選擇留在家中,消費潛力也難以釋放。」他舉例稱,在規劃春秋假期間的學生活動場所時,除了傳統的遊樂園、自然景區等熱門選擇外,各地還應將各類文化場館、美術館、博物館等具有文化科普屬性的場所納入考量範圍。「春秋假的消費不應僅停留在娛樂層面,更應推動精神文化消費。」

文旅餐飲等板塊料率先受惠

短期而言,陳海權預計文旅與餐飲等消費板塊將率先受惠。「一個假期不可能實時撬動整個產業,但對文旅類公司及相關消費品屬於利好。」他亦建議,政府可考慮配合發放針對學生及家長的消費券,不過要避免人流過度集中而影響消費體驗。「關鍵在於如何設計,讓消費者在更舒適的環境中釋放需求。」

香港文匯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對春秋假持反對態度的家長,幾乎都來自「雙職工」家庭。有家長認為,如果沒有家長方面的假期配套,孩子的安置將成為問題。如果家長和學校老師不參與,孩子外出的安全問題亦不容忽視。不少家長都表示,需要有豐富經驗的專業機構參與進來,確保研學質量的同時也能保障學生安全。

對於部分家長憂慮雙職工家庭難以配合,陳海權認為,雖然託管式的教育消費或會出現,但不應成為主流方向。「否則假期如果變成『變相補習』或『變相託管』,就失去了原本意義。」

行萬里路同時拓眼界增知識

杭州市天長小學校長樓朝輝以學校在2000年左右開設的「遊學課程」為例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解釋道,彼時杭州還沒有春秋假,學校就要求孩子們利用周末去參訪杭州的人文自然景觀,並由此編寫遊學手冊,在學校進行展示,「最後常常能看到一些『腦洞大開』的介紹,很有意思!」

因此,在樓朝輝看來,春秋假的設置給了學生們更富裕的時間,可以走出杭州,去探索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人文自然景觀,在行萬里路的同時開拓眼界、增長知識,激發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目前我們也在探索由學校組織的春秋假研學活動,由老師帶隊去安徽天長參訪一些姊妹學校,由此來彌補那些父母抽不出時間陪伴而無法出遊的學生們的遺憾。」

責任編輯: 木羽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