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新一份施政報告附篇提到,特區政府正研究修訂《教育條例》,引入教師執業證書和定期更新要求,以維護教師團隊專業質素。有人擔心措施或會添加前線教師壓力,又憂慮部分已註冊惟較長時間未有到校任教的教師,會因此失去教學資格。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在立法會施政報告答問會上回應時表示,明白有教師註冊資格的人士未必百分百有參與教學工作,但同時強調十分重視教師專業,相信教育局會充分考慮有關意見及通過理性討論,確保本港教育專業符合市民要求,再創高峰。
施政報告附篇提出完善教師註冊機制, 包括引入執業證書和定期更新要求,以確保所有任教於香港學校的教師均為適合及適當人選。消息人士指,有關修訂源於近年有社會意見質疑教師採用「終身註冊制」,隨着社會對教師要求日益提高,有意見認為需要檢討,確保師資與時並進。
據了解,日後所有幼稚園及中小學教師或需要獲取執業證書,並設有效期、要定期更新,相關執業證書制度將參考海外做法,目標於2026年草擬《教育條例》修訂草案並呈交立法會審議。消息人士表示,相關措施詳情仍待敲定,但會考慮申請人過往刑事紀錄、有否持續進修等因素,並形容一般教師都能符合新制,同時強調教師應守法合規。
議員憂「雪藏牌」遭「釘牌」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表示,消息引起教育界擔心措施會否徒添前線教師的壓力,不利優秀人才任教等疑慮,期望當局充分諮詢。他在昨日行政長官答問會上引述有媒體報道措施是要杜絕「部分有牌卻長年不到學校任教的教師」,擔心一些另有業務但具專業教師資格的人士將來會因此被「釘牌」。
李家超:政策改動前會諮詢
李家超在會上回應時強調,非常重視教師專業,「一個專業的教師,不但對於教育工作,對整個社會的影響都很大。」事實上,不少專業界別在註冊及執業方面均有要求,「當然我們都明白,有教師註冊的,未必一定百分百都會參與教師工作。」他強調,任何相關政策改動均會作出諮詢,教育局亦會充分考慮不同意見,確保教師專業符合市民要求,他對此有信心。
就特區政府提出完善教師註冊機制,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認同有關方向,認為有助提升整體教師團隊的質素,保障學生福祉,回應社會對教師專業的關注,但期望當局在修訂機制過程中充分諮詢學界意見,並制訂清晰的執業證書細節及相關要求,以釋除疑慮。
就施政報告提出進一步提升資助大學非本地生上限至本地學額50%,李家超昨日在接受電台訪問時強調,該政策為增加非本地生以自費方式留學香港的非資助學額,並不會影響每年提供予本地生的1.5萬個資助學額。
他強調,通過打造「留學香港」品牌吸引非本地生自費入讀本港大學,可促進不同背景的學生交流開闊視野,例如很多來自「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可帶來當地文化,讓港生認識世界,展開多語言溝通。香港若不開放,只會使競爭力下降。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