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院舍或學校手足口病個案爆發 衞生署發信籲學校及醫生留意

2025-09-18 19:49:06 香港
衞生防護中心提醒市民應時刻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預防感染。(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本地手足口病活躍程度近日顯著上升,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中心)今日(18日)提醒市民應時刻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預防感染。學校如出現爆發個案,應盡快向中心呈報。

中心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院舍/學校的手足口病爆發個案由8月底(8月24日至30日)一周的兩宗(涉及6人),增至最近兩周(8月31日至9月6日及9月7日至13日)每周的7宗,分別涉及34人和17人。本周首4天(9月14日至17日)已錄得14宗爆發個案,涉及32人,當中超過百分之九十的爆發個案在幼兒中心、幼稚園和小學發生。

此外,中心的幼兒中心/幼稚園傳染病及私家醫生診所定點監測數據亦顯示,手足口病的活躍程度在過去數周顯著上升。

中心總監徐樂堅醫生說:「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於兒童的疾病,通常由腸病毒(如柯薩奇病毒和腸病毒71型)引起。香港全年均會出現手足口病,高峰期一般為5月至7月及10月至12月。幼童在學校和院舍內有較多密切接觸,令疾病更易傳播並較大機會出現爆發個案。鑑於手足口病活躍程度有所上升,家長應密切留意年幼子女的健康情況。」

大部分手足口病患者的病徵都輕微,病發初期通常會出現發燒、食慾不振、疲倦和喉嚨痛。發燒後一至兩天口腔可能會出現疼痛的瘡,然後形成潰瘍,病人一般在7至10日內可自行痊癒。中心今日已向醫生和學校發信,呼籲他們留意手足口病的最新情況。學校須按照「學校/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幼兒中心預防傳染病指引」執行預防和控制措施,以及處理爆發個案。如有爆發個案,應盡快向中心作出呈報,以便中心跟進。

徐樂堅醫生亦提醒遊戲場地管理人,應參考中心發出的「遊戲設施的公共健康指引」,在手足口病高峰期舉辦涉及六歲以下幼童的活動時,做好適當的感染控制措施。他強調,酒精未能有效殺死一些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例如腸病毒71型,所以酒精搓手液並不能代替使用梘液和清水潔手。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