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鋈發
9月17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立法會發表了題為「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的2025年施政報告。本人認為,今年的施政報告,以經濟民生為主軸,既立足現實,又謀劃長遠,為香港未來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是一份惠及經濟民生,推動香港發展的好報告!
經濟轉型:北部都會區引領發展新格局
北部都會區作為香港經濟轉型的新引擎,在此次報告中得到重點部署。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宣布成立由其親自領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通過拆牆鬆綁簡化程式,採取創新建造方法,訂立專屬法律,加速推進這一重大戰略。對於特區政府的這一做法,本人非常認同及支持。當前是香港發展經濟的關鍵時期。這一布局不僅將推動科創產業生態構建,更將重塑香港產業格局,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新動力。
民生改善:施政報告的重中之重
民生章節是此次施政報告篇幅最大的部分,涵蓋房屋、交通、醫療、福利等關鍵領域,切實回應市民關切。報告提出持續增加公營房屋供應,深化醫療改革,推出多項措施支援本地經濟,繼續精準扶貧。特別是成立「社會高齡化對策工作組」,展現了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前瞻思維。從豐富置業階梯到支援勞工保障,從關愛共融到精準扶貧,這些措施既全面又具體,顯示出特區政府為民解憂的務實態度。
治理創新:責任制與科技賦能並進
今年的施政報告提出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將承擔主體責任的機制系統化、制度化,強化公務員評核機制。成立「AI效能提升組」是一大亮點,統籌指導各部門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改變不合時宜的工作流程。這些治理創新舉措,展現出特區政府的改革勇氣和創新精神,為香港良政善治奠定堅實基礎。
成立專班:鞏固提升香港國際地位
在國家改革開放的進程中,香港一直充當着連結內地和世界的「超級聯繫人」。今年的施政報告提出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主動對接內地企業,為幫助內地企業利用香港「走出去」制訂多元方案,這一戰略轉向既符合國家發展大局,也契合香港自身發展需要,顯示出特區政府的遠見卓識。
綜上所述,今年的施政報告內容豐富,描繪了未來香港經濟發展的宏偉藍圖,希望報告中的各項舉措能夠盡快落實,讓更多的發展成果惠及全體香港市民。本人亦相信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在特區政府的不懈努力下,香港這顆「東方之珠」將更加璀璨,綻放光芒!
(筆者為香港博愛醫院董事局主席、鶴山市政協常委、江港青年交流協進會永遠名譽會長)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