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來論 | 以改革之筆繪就中小企發展新藍圖

2025-09-17 21:19:53 來論

文/盧錦欽

行政長官李家超17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主題為「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在當前全球經濟格局重塑、區域競爭加劇的背景下,這份報告不僅展現了特區政府積極應對挑戰的決心,更以務實、前瞻的政策藍圖,為香港經濟注入動力。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報告聚焦中小企業這一重要的經濟命脈,推出「支援中小企十一式」,從融資、營商環境、成本減負到創科轉型,全方位提供支持,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更有利的大環境。

中小企佔香港本地企業總數逾九成,提供近半就業機會,是社會穩定與經濟活力的基石。然而,過去數年疫情、地緣政治與市場波動,使不少中小企備受打擊,經營壓力沉重。施政報告直面痛點,推出一系列精準「輸血」與「造血」措施,展現政府與企業共渡時艱的擔當。

在融資支援方面,政府延長「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中的「八成擔保產品」申請期兩年,並再度延長「還息不還本」安排一年。這項措施有效緩解企業現金流壓力,讓中小企在復甦路上有更多喘息空間。與此同時,政府未來五年每年平均投放約1200億元於基本工程,並額外預留300億元於未來兩至三年加大工程開支,將直接帶動建造業及相關供應鏈中小企的業務需求,創造實質訂單與就業機會。

更重要的是,政府著力改善中小企的營商環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其中,簡化食肆發牌制度是一大亮點:加快審批露天座位申請、放寬對廚房面積與洗手間設施的要求,有助餐飲業靈活應對市場變化,提升戶外用餐體驗,促進「夜經濟」發展。此外,政府寬減非住宅用戶水費及排汙費(上限1萬及5000元)、減半工商業污水附加費,並免除小販、食肆、漁農業等牌照費用,估計惠及35.5萬商戶,直接減輕經營負擔,尤其對基層與微企意義重大。

與此同時,報告亦著眼於中小企的長遠轉型與升級。針對創科企業,政府推出為期兩年的先導計劃,支援中小企進行專利評估,有助企業釐清知識產權價值,提升融資與商業化能力。在電子商貿方面,貿發局將擴大免費買家信用調查服務範圍,並續辦「香港好物節」三年,協助本地品牌拓展內銷與跨境市場。這些措施不僅提升中小企的數碼化能力,更助其融入大灣區乃至全球供應鏈。

值得強調的是,中小企的發展離不開宏觀經濟環境的優化。施政報告提出深化與大灣區的規則銜接,加快「東莞空港中心」建設、推動跨境支付互通、擴展救護車跨境轉運等,均有助降低跨境營商成本,提升物流與資金流效率。北部都會區的加速發展,更將為中小企提供新空間與新機遇,特別是在創科、物流與綠色經濟等領域。

這份施政報告以「改革」為導向,以「民生」為落腳點,以「發展」為目標,特別是對中小企的全面支援,體現了政策的細膩與溫度。中小企活,則經濟活;中小企強,則香港強。當政府以實際行動為企業減負、拓路、賦能,便是為高質量發展奠定最堅實的根基。期待各項措施盡快落地見效,讓政策紅利轉化為企業實實在在的動能,共同開創香港經濟繁榮穩定的新局面。

(作者為全國工商聯常委 全港各區工商聯首席會長 選委會委員<中小企界別>)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