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江蘇率先建設質量創新聯合體 攻克深海通信等世界難題

2025-09-17 16:18:54 神州

(香港文匯網記者 賀鵬飛 南京報道)中國質量(南京)大會16-17日在南京舉行,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瀋海斌在大會期間接受採訪時透露,江蘇省自2020年開始在全國率先探索質量創新聯合體建設,通過整個產業鏈的資源整合和跨界合作,先後攻克深海通信裝備系統關鍵技術、萬公里深海傳輸、萬米深海水壓和深海長壽命應用等一系列世界難題。

在江蘇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項項新技術、新應用令人嘆為觀止。作為中國陶瓷膜技術龍頭企業、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該公司在陶瓷膜領域的市場佔有率連續多年穩居中國第一(47.3%)、世界前三(13.2%),先後完成全球首套萬噸級鹽湖全膜法提鋰項目、全球首個萬噸級DLE鹽湖提鋰項目等。

久吾高科為某著名外資造紙企業研發的全球首套造紙製漿廢水零排放膜集成系統。(香港文匯網記者賀鵬飛 攝)

久吾高科副董事長范克銀表示,近幾年公司持續保持健康發展態勢,今年上半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5%左右,利潤同比增長220%,這一靚麗的業績與公司注重質量發展和質量體系建設是分不開的。「這些年我們和國內的一些科研機構合作,攻克了許多卡脖子技術。」他說,下一步公司將對標國際市場、加快國際認證,進一步「走出去」搶佔國際市場。

為了助力類似久吾高科這樣的龍頭企業發展,江蘇省早在2020年就探索質量創新聯合體建設,並推動龍頭企業、技術機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相互協同,共同推進質量創新。瀋海斌介紹,目前,全省已建立省級質量創新聯合體40個,在集成電路、工業母機等21條產業鏈開展質量聯動提升,9個項目入選全國百個質量強鏈重點項目、數量居全國第一。

例如,南京市浦口區圍繞「集成電路測試檢驗技術與質量標準提升」,開展集成電路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試點工作,依託南京市計量監督檢測院,逐步建成江蘇省新型半導體材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着力解決「卡脖子」難題。

針對江蘇芯德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鍺晶圓片電學特性測試過程中使用的四探針電阻率測試儀無法校準的問題,該中心研製氧化銦錫(ITO)標準物質用於四探針電阻率測試儀的校準,其參與研製的氧化銦錫玻璃突破了國外用硅片傳遞電阻率量值的技術封鎖,攻克了集成電路企業樣品電學性能測試中量值溯源問題,解決了江蘇芯德等數十家同類企業的共性問題,實現標準物質的國產化替代。

為提高產業鏈安全性,中國特高壓龍頭企業南瑞繼保與國內芯片廠商、科研機構共同研發電力裝備國產芯片,實現了我國電網新招標設備100%自主可控。目前,南瑞繼保已有30萬台國產芯片裝置在工程現場運行。

中國質量(南京)大會期間展出的全息技術產品。(香港文匯網記者賀鵬飛 攝)

南京市還創新打造「質量小站」服務模式,覆蓋全市15個高新園區和重點產業鏈;編制智能電網、工業軟件等10條重點產業鏈檢驗檢測圖譜;近一年制定集成電路、軟件信息化等重點產業領域國家標準360項,牽頭和參與制定ISO、IEC國際標準10項。

「質量工作要緊緊圍繞產業需求,在深厚的產業基礎中扎根生長。」瀋海斌指出,圍繞江蘇省「1650」產業體系,市場監管部門梳理出省內技術機構檢測能力清單和產業鏈檢測能力需求清單,編制了覆蓋50條重點產業鏈、3.5萬餘項質量要素的質量圖譜,上線「蘇鏈檢」信息平台,累計對接企業個性化技術服務需求4700餘個,有效破解重點產業「測不了、測不全、測不准」的痛點問題;全省累計建成「質量小站」328個、基本實現縣域全覆蓋,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100多萬家次。

責任編輯: 宋得書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