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中秋節將至,香港海關於8月27日至9月16日展開特別執法行動,打擊售賣冒牌月餅及其他物品,共檢獲約170盒懷疑冒牌月餅,包括「美心流心奶黃」月餅及,另有超過3700件懷疑冒牌物品,包括服飾、配件、中成藥、香水、化妝品及護膚品,估計市值約100萬元,並拘捕兩人。
海關早前在屯門內河船碼頭海關驗貨場抽查一個從內地抵港,並報稱載有汽車零件的40呎貨櫃,檢獲約96盒懷疑冒牌的月餅及約1000件懷疑冒牌物品。根據初步調查顯示,該批懷疑冒牌月餅將會轉口至海外地區。另外,海關於市面巡查期間發現有零售店鋪售賣懷疑冒牌月餅。於商標持有人協助下,海關人員採取執法行動,突擊搜查兩間零售店鋪,檢獲約74盒懷疑冒牌月餅及約2700件懷疑冒牌物品。
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科督察何高節表示,今次檢獲的懷疑冒牌月餅包裝上仿真度頗高,售價是正貨的八成,但因成本問題,假貨包裝仍有一些細節處理得比較粗糙。月餅盒背面的中文成份標示中,正貨標明含有色素E160a以及色素E160b,而冒牌貨只重複印上色素E160b。食用日期方面,正貨並無2025年11月5日的批次,而冒牌貨標出食用日期印上2025年11月5日。
月餅盒的下側防偽碼,正貨印有防偽碼,揭開表層後使用手機掃描,會出現真品的標籤畫面,顯示日期及時間。冒牌貨亦印有防偽碼,但揭開表層掃描,會出現錯誤的畫面。月餅盒內的卡紙,正貨正確印上英文的字句「filled with blessings」,而冒牌貨錯誤地將filled內的「e」印作「c」,錯誤顯示為「fillcd」。




海關提醒消費者應光顧信譽良好的店鋪,如對產品真偽有懷疑,應先向有關商標持有人或其代理商查詢。商戶於採購物品時亦應小心謹慎,因售賣冒牌物品屬嚴重罪行,須負上刑責。根據《商品說明條例》,任何人銷售或為售賣用途而管有冒牌物品,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0萬元及監禁5年。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