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朱燁)近日,經初步調查,英偉達公司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和《市場監管總局關於附加限制性條件批准英偉達公司收購邁絡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權案反壟斷審查決定的公告》,市場監管總局依法決定對其實施進一步調查。值得注意的是,此條消息發布時正值中美第四輪經貿會談進行期間。
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白明對記者表示,中美高層磋商本就是提出問題、解決分歧的有效途徑,中方反對任何形式的雙重標準,亦有權維護自身安全利益,而針對對英偉達依法合理展開調查,另一側面或能說明半導體和科技產業領域仍將是會談焦點之一。
白明指出,英偉達向中國出口芯片,並非對中國用戶的「恩賜」,而是中國市場開放包容的體現。中國以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胸懷為英偉達提供了發展機遇,英偉達應當珍惜這一機會,在華經營中嚴格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堅持公平競爭與合作,摒棄壟斷和排他性做法。白明認為,中方此舉在於維護市場公平競爭,並非針對某國某企業,任何企業只要依法合規經營,在中國市場上都能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僅在一個半月前,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於2025年7月31日約談了英偉達公司,要求英偉達公司就對華銷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後門安全風險問題進行說明並提交相關證明材料。而彼時,英偉達H20芯片才剛剛對中國解禁。
白明對香港文匯網表示,在安全問題上,美國總是強調自己在高技術產品領域的安全訴求,而中國同樣有權維護進口設備的安全。其實,安全保障是世界各國的共同需求,世貿組織規則中也明確包含安全例外條款。「作為世貿組織成員,中國完全有權利依據相關規則維護自身安全利益,反對任何形式的雙重標準。」他說,「在必要時,中方可以用事實和案例為自身合理訴求提供有力支撐。」
白明認為,評價一家企業需從多維度綜合考量,如今看來,英偉達在華業務不僅涉及到安全問題,也關乎市場公平競爭。白明認為,高層磋商是解決分歧的有效途徑,美方此前關於製造業產能、稀土等多個領域提出了不少想法,中方同樣也有合理的訴求,都可以在來之不易的中美經貿會談中得到討論,尋求突破。
中國芯自立自強才能突圍
據報道,數據統計,2024年,中國芯片行業銷售收入1.43萬億元,其中集成電路進口3856.5億美元,同比增長10.4%,集成電路出口1595億美元,同比增長17.4%,出口增長高於進口增長超7個百分點。2025年1-2月,中國集成電路出口顯著增長,同比增長11.9%。
白明提到,中國芯片產業的發展想要打破市場壟斷,歸根結底要靠自立自強。通過持續的科研投入、人才培養,實現技術突破,構建自主可控的技術體系,從而降低甚至擺脫對外依賴。與此同時,國家也要在、政策、市場環境等方面提供堅實的保障。比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優化營商環境,讓市場主體享有公平,如此才能讓中國芯片產業在全球競爭中逐漸突圍。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