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伊斯蘭緊急峰會當地時間9月15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落幕,峰會發表公報譴責以色列日前襲擊卡塔爾,並呼籲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團結一致應對共同挑戰和威脅。
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秘書長 布達維:這不是一場公平的戰爭,而是一次懦夫一樣的偷襲。當有人在背後捅你一刀時,你無法預知,也無法防備,你只能提前做好準備,阻止(以色列)這個野蠻的政府對你下手。
卡塔爾方面在峰會上指責以方襲擊是國家恐怖主義,表示卡塔爾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衛國家安全,維護主權。
卡塔爾外交部發言人 安薩里:對於以色列的侵略,我們絕不會接受,我們將積極採取行動,確保類似的事情不再發生。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政府的所作所為已被置於國際社會的聚光燈下,我們必須採取切實措施,確保這種情況不再重演,相關工作已經開始。
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緊急峰會當天發布公報說,以色列的侵略行徑是對卡塔爾主權的公然侵犯,是對國際法的公然踐踏,是對地區與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嚴重威脅。公報堅定支持卡塔爾根據《聯合國憲章》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身安全、主權和穩定。
公報說,這種對中立斡旋場所的襲擊,不僅侵犯了卡塔爾的主權,還破壞了國際調解與和平進程。以色列必須對這次襲擊承擔全部責任。公報還稱讚卡塔爾應對襲擊所採取的文明、理智、負責任的立場。
公報重申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的集體安全與共同命運理念,強調在應對共同挑戰和威脅時保持團結的必要性,以及着手建立相應執行機制的重要性。
記者 趙遠方:在以色列襲擊卡塔爾之後,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迅速召開緊急峰會,就該事件集體發聲,形成了「譴責以色列、聲援卡塔爾」的統一立場,展現了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的團結,響應了各國民意和國際社會的廣泛呼聲。不過,面對以色列的襲擊,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缺乏有效的反制手段,本次峰會更多是從政治表態上對以色列進行了警告和譴責,對以方的實質性壓力相對有限。
記者 趙遠方: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襲擊事件發生之後,美國繼續為以色列「撐腰」。在峰會召開之際,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訪問以色列,他強調美以關係不會因為以色列襲擊卡塔爾事件而動搖。在很多阿拉伯國家民眾看來,美國政府一貫偏袒支持以色列,其中東政策只顧及自身利益,給中東地區和平安全帶來巨大風險,是地區局勢持續動盪的根源之一。
專家:中東國家對以反制面臨重重阻礙
專家表示,當前中東國家對以色列的反制行動面臨重重阻礙,其行為難以對以色列施加強大壓力。但中東國家仍需有所行動,以防止地緣政治矛盾進一步激化。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李子昕:對於當地的阿拉伯國家來說,他們確實無論在外交上、在經濟上、在安全上,都是有一定的反制選項。但是如果把這樣一些選項放在當前中東地區的政治現實上來看的話,可能最終的效果並不盡如人意。這主要也是由於目前整個中東地區力量對比的失衡所導致的。
在外交上,這些阿拉伯國家會想盡一切辦法對外表達自身的憤怒,發表共同聲明或者在國際多邊場合對以色列施加更大的外交壓力,期望讓以色列進入外交孤立的狀態。但是因為有美國全方位的袒護,實際上這樣的一種外交努力對於以色列的外交壓力是比較有限的。
在經濟上,這些阿拉伯國家都是重要的能源生產國,但是這些國家如果要以能源為武器來對外進行相關行動,實際上自身也會受到很大傷害,並且這些國家也很希望在未來能夠繼續與美國以及西方國家展開更進一步的合作。那麼西方的反制有可能會導致地區國家放棄以經濟為武器的反制手段。
在軍事上,地區國家如果想要形成一個所謂的中東版地區國家的聯盟,由於其本身的軍備長期依靠美軍的支持,而美國在地區所執行的是要為以色列塑造一個基於質量優勢的軍事防務體系,所以地區國家很難通過自身的力量對以色列形成非常強的安全上的壓力。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李子昕:從整體來看,地區國家想要對以色列形成反制是很困難的。但是地區國家也仍然要有所行動,否則未來更多的襲擊就會發生在中東其他國家,整個地區的不安全會整體性地抬升,地緣政治相關矛盾也會進一步激化。
(來源:央視新聞)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