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盧靜怡、李紫妍 廣州報道)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商大會今日(15日)在廣州舉行,今屆大會以「賦能大灣區,共拓新機遇」為主題,是首次移師內地舉辦,規模亦為歷屆最大。大會上,主辦方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供應鏈促進報告》。「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香港是內地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理想夥伴。」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在會上表示,香港特區政府會繼續鼓勵內地企業在港設立區域總部,包括供應鏈管理、研發、財資及電商中心,藉助香港優勢拓展國際供應鏈業務。
「不少內地企業都看準香港的獨特優勢,特別通過香港來管理公司的跨國供應鏈業務。」陳百里舉例稱,近期一家內地物流龍頭在香港設立運營中心,進一步擴大在港的業務以及提升供應鏈的效率。無獨有偶,另一家在內地工程界十分有名的工程機械企業,近期亦在香港成立結算平台,通過香港的金融服務及其他專業服務為跨國業務提供國際的結算、跨境的融資還有風險管理相關的服務。
陳百里表示,香港特區政府會繼續鼓勵內地企業家多考慮在香港設立管理環球業務的地區總部,包括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研發中心、財資中心、知識產權管理中心和電商中心等等不同功能的地區總部,以充分利用香港的優勢走向國際市場。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廣東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朱偉致辭時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實力持續提升,其中「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今年更躍居全球創新指數榜首。廣東目前登記外資企業超過21萬家,佔全國四分之一。
朱偉表示,廣東將持續優化發展環境,深度融入國際供應鏈,攜手港澳拓展國際合作空間,加快構築「韌性灣區」。他表示,廣東將主動順應產業鏈供應鏈全球深度融合的發展趨勢,積極協同港澳構建企業「走出去」服務網絡,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
本屆大會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廣東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共同主辦。現場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供應鏈促進報告》《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時仲裁指南》,並啟動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會展業聯盟。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