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經濟日報: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穩如磐石

2025-09-14 22:30:46 評論

《經濟日報》今日發表題為《金融中心地位穩如磐石》的署名文章,指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如磐石,由治及興的氣象正在壯大升騰。以下為全文:

文/劉亮

在香港連日採訪,聽到最多的三個字就是「回來了」,說的是香港金融中心地位進一步鞏固且有了提升。由於之前曾有過成交量等部分指標的低迷,所以形象地稱之為「回來了」。

一個是金融指標回來了。以股市為例,2024年恒生指數上升18%,今年以來又上升了接近30%,平均每天成交量約2500億港元,同比增長1.3倍。IPO(首次公開招股)募資額已經超過1300億港元,再融資額超過3400億港元,都比去年同期大幅上升。銀行存款也上升接近8%,接近18.7萬億港元。根據香港證監會發布的調查,去年香港管理的資產總值按年增加13%至超過35萬億港元,是本地生產總值的11倍,凈資金流入更達7050億港元,按年上升超過八成。

一個是專業人士回來了。這裏邊又分兩個層次,一個是部分曾經離港的金融服務業人士回流,一個是新引進的人才源源不斷補充進來。反映到數據上,香港證監會發布季度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持牌機構及人士和註冊機構的總數為49151,其中包括3353家持牌機構、45690名人士及108家註冊機構。二季度內,新的持牌機構及人士和註冊機構的總數為3132,其中包括3075名人士,以及57家持牌機構和註冊機構。不少從事資產管理業務的金融機構都在香港擴充業務、增聘人手、租用更多商業樓面。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數據顯示,多家國際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預計未來數年增聘的人手從10%至100%不等。

一個是投資信心回來了。一位香港交易所人士說,去年國慶假期,在內地投資者無買入港股的情況下,港股湧入買入資金超6000億港元,創歷年新高,反映出海外投資者對港股市場的信心。另一位投資推廣署的負責人表示,2025年初,香港成功加入倫敦金屬交易所的全球倉庫和交割網絡,其中某個倉庫批出一個月就宣布爆滿,貴金屬交易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回來了」給香港帶來了什麼呢?

帶來了上市的熱潮。今年前7個月,香港首次公開招股有51宗,集資額按年激增超過610%至1280億元。截至7月底,有超過220宗IPO申請正在審批。為了便利特專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證監會與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於5月聯合宣布推出「科企專線」,並提供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請的選擇。

帶來了出海的豪情。利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資金募集便利和港幣聯繫匯率的優勢,企業上市後可以便利出海開展投資。香港交易所人士透露,排隊上市的企業資料中,「出海」是各家都有的字眼,「不出海就出局」成為這些企業的共識。

帶來了支持創新的源頭活水。9月1日,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世界創新集群百強排行榜中,「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一舉超越「東京—橫濱」,成為全球第一。在此之前,「深圳—香港—廣州」已經連續5年屈居第二。而翻身奪魁的關鍵因素就是評比中增加了「風險資本交易活動」的指標。

金融中心回來了,創新熱潮起來了。

至於「回來了」的原因,香港金融制度的自由便利功不可沒,特別是隨着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實施,香港社會大局穩定,堅定了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的信心。香港國安委人士介紹,參觀國安主題展覽的人次已經超過100萬。至於「回來了」的節點,大家都記得是9月下旬,國家出台系列提振經濟的政策措施後。也就是說,國際投資者的信心源於對香港獨特優勢和內地發展大勢的雙重看好。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如磐石,由治及興的氣象正在壯大升騰。

責任編輯: 宋得書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