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採訪曾到中國俄民眾 對發展速度讚不絕口

2025-09-14 04:10:22 文匯專題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于海江)來自山東淄博的博士生高子騫在遠東聯邦大學留學期間,通過拍攝視頻、採訪當地民眾注意到一個顯著現象,但凡到過中國的俄羅斯人,幾乎都會對中國的發展速度和國民友善度讚不絕口,「他們常說『中國城市比莫斯科更現代』『中國人總是熱情幫忙』,這種評價與從未去過中國的人形成鮮明對比。」高子騫說,文化認知的基礎是親身經歷,「沒去過中國的人,往往只能通過媒體或傳聞形成模糊印象,難免有偏差。」

「中國人努力工作又懂享受生活」

遠東地區因與中國接壤,跨境交流頻繁,許多俄羅斯人曾到哈爾濱、綏芬河等地經商、旅遊或留學。一位接受採訪的俄羅斯教師表示,「我在上海見過凌晨12點的地鐵站,年輕人捧着電腦加班,這種活力在俄羅斯很少見。中國人既努力工作,又懂得享受生活,這種矛盾感讓我着迷。」

中國留學生的主動分享進一步推動雙向理解。高子騫所在的學聯每年在總領館支持下舉辦春節晚會、端午節「中國文化日」等活動。在最近的端午節活動中,俄羅斯師生不僅嘗試包糉子,還將節日翻譯為「龍舟日」,認為這名稱「保留文化特色,又易於理解」。

日常交流中,中國留學生也常被問到趣味問題。來自哈爾濱的林悅發現,俄羅斯同學對中國功夫充滿好奇,「他們總問『是不是每個中國人都會打太極』『能不能表演一個後空翻』」。而林悅對俄羅斯文化的觀察同樣深刻,「這裏年輕人16歲就開始打工,父母很少資助學費,這種獨立精神與國內『大學前只管學習』的模式形成強烈反差。」

這種跨文化互動正悄然改變兩國青年的認知。曾有俄羅斯學生在參加學聯活動後感嘆,「原來中國不只是歷史課本上的長城和瓷器,它有鮮活的城市、多樣的美食和熱情的人。」而中國留學生也在適應「脫外套進教室」等禮儀中,理解了俄羅斯人對尊重的儀式感。

「文化沒有優劣,只有不同。」林悅說,「當俄羅斯朋友向我描述中國的高鐵速度時,我也會問他們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這種對話讓彼此的世界都變得更寬廣。」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800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