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雷 河南報道)9月8日,著名演員、「老戲骨」張國立作為「001號講解員」攜演員王玉雯在河南鄭州拍攝節目,走進河南博物院、鄭州記憶.油化廠創意園等地,稱「鄭州的老全老在文物裏」,用河南話與粉絲互動,被網友讚河南話說得太地道。「中」「帶勁兒」……


提起河南鄭州,你會想到什麼?《國家寶藏》周遊季第一站走進鄭州,張國立、王玉雯與主持人蘇眉文,帶領觀眾雲遊鄭州,探索這座「少年老城」的千年文明脈絡。張國立說:「有人說,鄭州是一座『少年老城』。我覺得太準確了,古老與現代,厚重與輕快,肇始勃發,磨礪復興,這樣的積澱、這樣的活力,無論什麼人都能在鄭州找到自己的舒適圈。千年鄭州,永遠正當其時。」
在探訪河南博物院時,張國立、王玉雯帶大家看文創、賞國寶、聽古樂,與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演員共同演奏《歡樂頌》,並「吃」一碗別開生面的「羊湯燴面」,現做一碗河南美食「胡辣湯」。張國立親身體驗賈湖骨笛演奏,感嘆:「雞皮疙瘩全起來了!穿越千年的震撼。」張國立和王玉雯一起復刻製作賈湖骨笛,感嘆8,700年前的古人智慧。他還強調,河南對中華文明的重要性,「自古土地肥沃,守護中國人的飯碗。」
在鄭州記憶1952油化廠,張國立開上小火車載着王玉雯和蘇眉文,體驗老廠房獨特魅力和創意新生。他們在四罐拍報機前打卡,在朱雀市集看非遺糖畫,在八大匠造物集體驗漆扇的國潮魅力,在復古市集跟着非遺泥塑大師學做泥咕咕。「泥泥狗」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該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邵波現場教他們製作「泥泥狗」。張國立他們親手體驗製作過程,從揉土定形到勾畫點睛,一舉一動認真專注,展現出對傳統手工藝的深厚興趣與由衷敬意。他們參觀鄭州記憶1952歷史文化館,聽退休老工人講廠區變遷歷史,在講解員引導下感受手工肥皂製作過程。年輕創意園區樂隊Live現場也讓嘉賓們耳目一新。眾多網友分享在鄭州油化廠偶遇張國立和王玉雯,張國立還用河南話與粉絲互動:「你歇會吧,你這個機位比俺這正式的機位還忙」,展現親和力,網友誇讚「這河南話說得太地道了」。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