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近30國藝術家和藝術團體集結 2025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即將盛大啟幕

2025-09-12 20:35:49 灣區文化

(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望賢 深圳報道)金秋鵬城,樂韻悠揚。2025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將於9月至10月盛大啟幕。本屆音樂季以「深圳,世界聽見絲路」為年度主題,深度踐行「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來自18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近30國的優秀藝術家和藝術團體巔峰集結、攜手合作,共同呈現21台29場高品質演出,其中超6成首演首發陣容閃耀舞台,充分彰顯創新性與國際性,旨在打造文明互鑒的視聽盛宴,展現絲路精神在當代的藝術共鳴。

本屆音樂季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國音樂家協會主辦,深圳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福田區人民政府承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深圳音樂學院(籌)】、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聯合執行,將從9月13日持續舉辦至10月24日。

本屆音樂季藝術總監、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院長葉小鋼表示,這不僅是一場音樂的嘉年華,更是一次深度的文明對話,它以藝術之名響應「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倡議,用旋律鋪就互聯互通、民心相親的友誼之路,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樂章中,奏響溫暖而鏗鏘的深圳強音。

據悉,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自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五屆,超越單純的藝術展演,成為搭建文明互鑒的橋樑和情感共鳴的舞台。以「首演首發」為顯著特色,本屆音樂季超六成節目為世界或中國首演,充分彰顯深圳在推動原創藝術和引進國際頂尖劇目方面的引領力。從希臘國家歌劇院《茶花女》的首次訪華,到原創新作《鯤鵬萬里》《夢工場》的世界首演,音樂季以高濃度創新內容,持續提升城市的國際文化影響力與藝術創新活力。

本屆音樂季吸引近千名海內外藝術家匯聚於此。經典與新聲在此交匯,東方與西方於此和鳴,共同於這座創新之城奏響融匯古今、貫通中外的絲路華章,煥發文明交流的當代光輝。

深港演藝交流 新編粵劇《竹林愛傳奇》登陸深圳舞台

音樂季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注重聯動中國香港等粵港澳大灣區,以及中國台灣等地區演藝資源,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胡德夫以深沉民謠傳遞兩岸情感,上海愛樂樂團首演多部中國原創交響作品,姚珏與香港弦樂團融合粵韻與西方經典,《海上鋼琴師》以中文原創音樂劇重構世界IP——眾多節目以藝術為載體,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機對話、本土與國際的深度融合。

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的文化瑰寶粵劇迎來新表達。9月26日,由香港藝術節委約、金牌編劇杜國威執筆、知名導演新劍郎傾力打造的新編粵劇《竹林愛傳奇》登陸深圳舞台。該作品以歷史人物為經緯,巧妙織入現代敘事視角,更以資深藝術家與新生代精英「代際共演」模式彰顯藝術傳承的生生不息,不僅激活了傳統戲曲的當代感染力,更生動呈現大灣區在推動嶺南文化創新性發展上的有益探索。

此外,音樂季匯聚眾多「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頂尖音樂家與藝術團體,邀請俄羅斯鋼琴家米哈伊爾·普萊特涅夫、波蘭大提琴家楊·柴亞、俄羅斯拉赫瑪尼諾夫國際交響樂團、烏茲別克斯坦巴克霍爾歌舞團等,以高水準、多元化的演出陣容彰顯其藝術視野與國際影響力。音樂季不僅延續了推介經典、鼓勵創新的傳統,更突出「絲路」主題下文明互鑒的藝術表達。

三大維度 構建多元城市文化生態

作為藝術實踐的延伸與社會價值的落地,音樂季從學術交流、文化惠民與文旅融合三大維度積極構建立體多元的城市文化生態。

音樂季創新打造學術交流平台。聚焦音樂這一無國界語言,邀請學界代表與中外藝術家對話,貫通學術與藝術、經典與當下,讓「文明互鑒、美美與共」理念在思想碰撞中流淌,為國際藝術對話注入「深圳表達」。通過舉辦大灣區國際打擊樂季駐季項目,聯動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等灣區高校,構建起「學術研究-藝術創作-公眾美育」的全鏈條文化生態。

知名打擊樂演奏家、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教授余樂作為2025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駐季藝術家,由其發起並擔任藝術總監的大灣區國際打擊樂季,以「經典·當代·未來」為主題,精心策劃系列音樂會、大師課及高峰論壇,讓藝術根脈深扎灣區。

音樂季堅守「讓高雅藝術觸手可及」初心,響應「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求,實現惠民票價覆蓋音樂季所有演出,提供近千張100元以內普惠票源;同時開展公益公教活動,如著名歌唱家托馬斯·漢普森聲樂大師班、指揮戴恩·蘭姆大師班、金牌編劇杜國威分享會、舞蹈藝術家胡沈員見面會等,讓市民近距離接觸藝術大師,豐富公共文化服務「深圳樣本」。

責任編輯: 趙霁
評論(0

0 / 800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