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加速智能化發展。今天(12日),由廣東省智能交通協會主辦的首屆廣東省「AI+交通運輸」創新應用大賽進入總決賽,23個智能體項目脫穎而出,角逐桂冠。其中,「廣東高速公路全網智慧監測預警」智能體可望為路網監測安上「火眼金睛」,「閃充俠」智能體將為新能源汽車增添充電智慧運營助手;而「省高速公路聯網收費中心繫統AI運維中樞」設有機器人巡檢,將單次全路網巡檢耗時縮短50%。
「高速公路全網智慧監測預警」智能體受關注
「目前廣東路網密度高達6.3公里/百平方公里,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車流量佔全國車流總量的五分之一。傳統交通監控系統存在『看不清、響應慢、管控難、有盲區』等行業痛點,如何提升高速公路數字化管理服務水平成為至關重要的問題。」廣東高速公路全網智慧監測預警智能體研發團隊有關負責人表示,該智能體可實現自主理解、監測預警、分析處置等一體化功能,包括視頻雲監控、無人機巡檢等,助力「智慧高速」發展。

同樣躋身總決賽的「省高速公路聯網收費中心繫統AI運維中樞」智能體,則通過機器人巡檢、智能問答、智慧分析預測等能力實現了運維全流程賦能,將離散運維流程整合為閉環智能體。其中,「智能問答」支持問策問診、智能問數等多場景,毫秒級精準理解運維問題,相比以往手工查找文檔的方式,回答響應時間壓縮50%。而「機器人巡檢」可覆蓋近1000個監控點位,實現全時域無人化精準防控,全面掌控告警態勢;通過分析、自動定位故障位置及潛在風險,實現動態資源監控與智能預警。在今年五月至七月期間,該智能體累計執行約200輪次自動化巡檢,異常識別準確率100%。
新能源汽車充電增添智慧助手 實現智能巡檢
作為新能源汽車充電智慧運營助手,「閃充俠」智能體也實現了智能巡檢,可實時監測電壓、電流、溫度等關鍵參數,發現異常波動或故障即時告警,智能分析並提供維護方案,保障設備穩定運行。在充電擁堵柔性調度方面,該智能體可實時監測場站時間利用率,自主規劃並優化調控策略;以往需要逐個場站人工設置,如今通過智能彈性設置,效率提升3倍。
0 /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