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任芳頡)財政部副部長郭婷婷12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十四五」時期,國家財政持續加大投入,支撐中國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首先,投入規模穩定增長,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截至2024年底,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已經連續十多年保持在4%以上。「十四五」時期,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預計超過25萬億元,比「十三五」時期增長38%左右。
同時,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教育重點領域得到鞏固完善。義務教育方面,「十四五」時期,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轉移支付資金1.1萬億元,帶動地方持續加大義務教育投入。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一半以上用於義務教育,有力保障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中央財政教育轉移支付80%以上用於中西部地區,支持中西部地區大幅提高教學條件和質量。
此外,學生資助政策調整完善,教育公平性可及性進一步提升。據介紹,「十四五」時期,中央財政每年安排1300億元左右,向各階段學生發放國家獎學金、助學金等,惠及學生約1.5億人次。連續四年實施國家助學貸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償還政策。去年,對國家獎學金、助學金,大幅提高標準、增加名額,對國家助學貸款提高額度、降低利率,是近年來力度最大、範圍最廣的一次調整,惠及學生3400萬人次。
郭婷婷表示,國家財政將持續強化教育投入,進一步保基本、補短板、促公平、提質量,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美好期待。
責任編輯:
趙霁
0 /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