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射殺柯克槍手仍在逃 白宮年輕職員嚇慘要求加強安保

2025-09-12 08:03:38 國際
●柯克在活動開始前向觀眾派發「MAGA帽」。 美聯社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右翼政治活動家、總統特朗普的鐵桿盟友柯克,周三(9月10日)在猶他州一間大學活動中遭槍擊身亡,聯邦調查局(FBI)表示截至當晚槍手仍在逃。特朗普形容今次是美國的黑暗時刻,將事件歸咎於「激進左翼分子」。路透社指出,這是近年連串針對美國政界人士襲擊的最新一宗,凸顯美國政治暴力環境急劇升溫。

●柯克演說期間頸部中槍。 路透社

現年31歲的柯克當日上午在猶他州奧勒姆市的猶他谷大學發表演說,這是他在全美大學巡迴舉辦的15場「美國復興之旅」演說活動首站,現場約有3,000名觀眾。中午約12時20分,現場突然傳出一聲槍響,畫面顯示,柯克頸部中槍鮮血噴湧,徑直從椅子上跌落。現場頓時亂作一團,大批觀眾尖叫走避,活動當場中斷。

回答美槍械暴力問題後中槍

就在槍擊案發生前,柯克正回答現場觀眾關於美國槍械暴力的提問。現場觀眾問及柯克是否知道美國過去10年間,發生多少宗大規模槍擊案時,柯克剛剛回答「是否要將幫派暴力算入其中?」話音未落便被槍擊。現場畫面顯示柯克所在位置,周圍沒有任何遮擋,懷疑槍手是尋找附近天台等高點、居高臨下開槍。

柯克於13年前創辦保守派非牟利組織「美國轉折點」(Turning Point USA、TPUSA),該組織致力於在大學校園推進保守主義,是全美最大的保守派青年組織。TPUSA經常與保守派演說家和活動人士舉行大型集會,受邀嘉賓包括特朗普。柯克多次宣稱,他支持特朗普所謂「選舉舞弊論」。

猶他州州長考克斯稱,目前沒有任何信息顯示槍擊案有兩人或以上槍手涉案,相信今次槍擊案是「政治暗殺」,不過警方沒有披露有關疑犯細節。警方周四宣布找到疑似殺害柯克的步槍,相信是槍手逃跑時遺留在附近樹林內。

●觀眾聞槍響後慌忙走避,有人跳入水中。 美聯社

特朗普頒令全美降半旗至周日

FBI局長帕特爾在社媒X上表示,槍擊案發生後,當地警方在現場拘捕疑犯齊恩,不過翻查閉路電視後,當局認為齊恩不是槍手,將他釋放,仍指控他妨礙司法公正。猶他州公共安全局局長馬森稱,當局確認槍手案發時身穿深色服飾,年齡或與大學生相若,行兇後混入人群離開。

美國政壇對柯克遇刺身亡深感震驚。特朗普在自家社媒發帖形容柯克偉大甚至堪稱傳奇,揚言他為真理和自由獻身,宣稱「沒人比他更懂、也更關心美國的年輕人。他深受所有人喜愛與敬仰,尤其是我,如今他不再與我們同在。」特朗普頒令全美降半旗至周日,以示悼念。

路透社指出,美國現時正經歷1970年代以來最動盪的政治暴力時期,自2021年1月6日國會暴動事件以來,全美發生超過300宗政治暴力事件。去年7月,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競選活動演說期間遇刺,被子彈擦傷耳朵。今年早前一名槍手冒充警察,在明尼蘇達州殺害州眾議院民主黨籍議員霍特曼及其丈夫,另有一名州眾議員受傷。

校園警力不足未設屏障

柯克遇刺時正在猶他谷大學演說,多名在場目擊者表示,當日校園內安保有明顯疏漏,柯克演說時周圍沒有任何屏障保護,與觀眾的距離很近,令槍手有機會居高臨下對柯克開槍。猶他谷大學校警負責人傑夫里·朗(譯音)承認,當日僅派出6名警察負責安保,自認為所有防護設施都準備妥當,但未能避免悲劇發生。

傑夫里·朗表示,今次演說現場除6名校警外,還有數名便衣警員在人群中,柯克的隨行安保團隊也在場,「我們確實為這種情況(指槍擊案)做過應對訓練,以為已經萬事俱備,但不幸的是槍擊案依然發生,我們未能防範,最終導致悲劇。」目擊者斯貝爾德表示,案發時自己距離柯克僅約5米,雖然柯克演說時,講台周邊有幾名保安,但事發突然,安保人員都來不及反應。

印度籍國際學生馬西表示,他當時剛打開手機開始錄影柯克演說,不料錄下駭人一幕,「我看到演講台上有他(指柯克)的血跡,也看到人們拚命走避,還摔倒在彼此身上。」馬西抱怨現場不見明顯的安保措施,根本無法保護柯克避開襲擊。

柯克友人透露,柯克一直積極籌備演說,從未擔心自己人身安全,也不害怕遭受死亡威脅。匿名友人表示,柯克有隨行保安團隊,但其作用僅限於日常接送與基本護衛,或難以應對突發狀況。

國會議員要求加強安保

柯克遇刺案震驚美國政壇。《紐約時報》披露得知消息後,白宮內不少年輕且崇拜柯克的職員面色慘白,備受驚嚇。國會眾議院議長約翰遜也向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透露,已有大批國會議員呼籲加強安保措施:「顯然他們(指國會議員)中,許多人都很緊張。他們是公眾人物,無時無刻不暴露在公眾視線中。我們為國會議員提供安保措施,但許多人希望得到更嚴格的安保。」

《紐時》報道稱,白宮內部在消息傳來前還很平靜,然而伴隨柯克遇刺消息傳開,白宮新聞辦公室氣氛變得格外緊張,許多房間的電視上不斷播放柯克中彈的片段。柯克遇刺身亡消息被證實後,白宮許多官員和年輕職員不斷低聲詢問搜捕槍手的進展,還有年輕的職員似乎低頭哭泣。

約翰遜表示,他會評估加強安保的申請,一定會在關鍵時刻採取關鍵措施。約翰遜也在受訪時呼籲美國人不要互相仇視,他表示:「歸根結底,我認為我們必須再次認識到,我們都是美國同胞。我們應該視彼此為同事、同胞,而不是敵人。」

大選助特朗普吸納年輕選民 鼓吹擁槍權曾稱死亡代價值得

遇刺身亡的柯克是美國知名右翼活動家,也是總統特朗普的盟友。《紐約時報》等美媒報道,柯克是青年保守派組織TPUSA創辦人,政治立場極端保守,網絡號召力極強,被視作特朗普在去年大選中獲得眾多年輕選民支持的推手。柯克極力鼓吹擁槍權,就在數月前還宣稱為保護擁槍權,美國每年即使有若干人被槍擊死亡,代價也是值得的,最終一語成讖。

●柯克(右)創立的TPUSA為特朗普吸納年輕選民,兩人關係密切。 資料圖片

柯克於1993年出生於芝加哥一個富裕建築師家庭,高中畢業後就讀社區大學,但很快休學投入政治活動。2012年,當時僅18歲的柯克與茶黨活動家蒙哥馬利共同創立TPUSA,歷時10多年成為全美最大的青年保守派團體,擴張至全美3,000多間大學校園,每年籌募款項達數百萬美元。

屢與學生就性小眾等議題辯論

柯克時常在自己擁有數百萬粉絲的社媒賬號上,分享與大學生就性小眾群體權益、氣候變化和宗教信仰等議題的辯論片段,人氣極高。他自稱被西點軍校拒之門外的經歷,令他更趨保守。

柯克極力宣傳反移民、反「覺醒文化」、反伊斯蘭教等極端主張,揚言西方保守派勢力會與伊斯蘭教爆發「信仰聖戰」。柯克也被指散播特朗普鼓吹的「選舉舞弊論」,以及新冠疫情相關不實資訊。柯克還主張「大取代」陰謀論,揚言猶太人和左翼分子策劃以非白人移民取代白人的種族及文化,會導致「白人種族滅絕」。

●西雅圖民眾舉行燭光晚會悼念柯克。法新社

柯克與特朗普關係密切,2016年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期間,柯克是在場最年輕的演說者。2020年大選期間,柯克籌組「學生支持特朗普」組織。去年大選期間,TPUSA被視作特朗普在亞利桑那州等搖擺州取勝的重要推手,他今年1月獲邀出席特朗普的就職典禮,特朗普也曾親臨TPUSA的大會致辭,今年3月還任命他為美國空軍學院顧問委員會成員。

柯克數月前公開表示,「遺憾的是,若是為了捍衛第二修正案,每年都得付出若干槍擊死亡的代價,那也是值得的。」柯克的妻子弗蘭茨夫曾是亞利桑那州選美比賽優勝者,兩人育有兩名年幼子女。

保守派煽動報復左翼 恐助長極右勢力崛起

柯克遇刺案震驚全美,總統特朗普迅速將事件歸咎於左翼激進分子,美國保守派勢力代表也大肆煽動輿論,以復仇為藉口揚言攻擊政敵。政治學家普遍擔憂政治暴力正成為美國生活的一部分,今次事件凸顯美國政治分歧深刻,類似的極端事件恐愈演愈烈。

「所有民主黨政客應被捕」

美國眾多保守派公眾人物在調查結果尚未公布前,便試圖將矛頭指向左翼陣營。保守派霍士新聞的黃金時段主持人沃特斯,故意列舉多宗疑似左翼人士發起的政治暴力事件,揚言「我們要以查理(指柯克)希望的方式,為查理的死復仇。」以宣揚種族主義聞名的右翼記者福尼,更暗示可以用柯克遇刺案作藉口,「如今是時候徹底攻擊左翼人士,所有民主黨政客都應被拘捕,民主黨也應被取締。」

政治學教授佩普今年5月調查發現,美國社會對政治暴力的容忍度愈來愈高,多達39%民主黨人認為可以採取武力手段,強行罷免特朗普。另有近25%受訪共和黨人認為,特朗普動用國民警衛隊甚至美軍,鎮壓反對他的抗議示威是合理做法。佩普無奈稱,「美國的政治環境更加激進,人們愈發支持暴力解決分歧,我們的國家幾乎就是個火藥桶。」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政治暴力的社會學副教授布朗斯坦警告,柯克之死可能成為極右翼勢力的催化劑,「許多極右團體組織嚴密、訓練有素,包括部分民兵組織,他們長期等待行動信號,包括總統在內的任何保守派政治領袖,只需些微暗示,就能驅動他們採取激進行動,保衛他們所認同的保守主義國家。」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暴力預防研究計劃主任溫特穆特稱,他希望政治暴力不會陷入惡性循環,「我們的任務是不要讓極端分子將普通人拖下水,要明確表示不論政治取向如何,人們都拒絕政治暴力。」

社媒平台監管不力血腥槍殺片段瘋傳

柯克遭槍擊身亡後僅數分鐘,現場影片已於各大社媒廣傳,當中含有許多血腥暴力內容,似乎未經平台審核。《紐約時報》等傳媒批評這些暴力影片傳播明顯失控,凸顯社媒平台監管不力,可能導致虛假信息和暴力內容廣傳,甚至煽動輿論、加劇社會分歧。

報道指出,一段現場影片最先在社媒X流傳,當中清晰記錄柯克脖頸中彈後,大量流血的駭人畫面,沒有任何危險片段模糊處理或預警提示。該影片上載僅兩小時,播放量便超過1,110萬次。類似未經處理的影片又迅速在Instagram、YouTube和Telegram等平台傳播,播放量均高企。智庫數碼取證研究實驗室數碼傳播戰略主任布魯金直言,「公眾人物遇刺的清晰片段在社媒上廣傳,這是第一次。」

報道批評稱,儘管許多社媒禁止用戶上載暴力內容,亦宣稱有審核機制自動刪除高危內容或添加標識,但柯克遇刺的片段迅速廣傳,凸顯這些預防措施收效甚微。X承諾平台會加強暴力內容審核與監管力度;YouTube也稱,平台會盡快刪除所有暴力血腥片段,以及與之相關的不當言論。

責任編輯: 張岩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