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專家:灣區內地九市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試點獲批 香港可發揮所長

2025-09-11 20:47:48 灣區政策
大灣區可望掀起新一輪的「知識創富」熱潮。圖為灣區企業研發的先進無人機。(記者方俊明 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下稱《方案》)11日獲國務院批複公布。相關專家受訪表示,《方案》充分顯示國家對大灣區科研、人才及金融等領域發展的高度重視,包括「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落實港澳人員和外籍人才在粵參保繳費政策」等,可望吸引更多港澳及境外人才。而在「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債券平台」方面,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可發揮優勢,香港金融人才亦可「近水樓台」參與其中。

攜手港澳 構建更加多元化、更有創造性的要素市場

國家對大灣區科研、人才等領域發展高度重視。圖為廣州空港經濟區的科技企業研發產品。(記者方俊明 攝)

「大灣區內地九市此次入選國家級要素市場化領域十大綜合改革試點之一,體現了國家對大灣區『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戰略定位的貫徹落實,突出其在全國要素市場化改革中『敢為人先』的作用。」華南城市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智庫常務副主席姚育賓指出,大灣區擁有「一國兩制、三關稅區」的獨特性,因此政策更傾向於跨境資源整合,更面向國際化市場。大灣區內地九市可攜手港澳地區打造國內國際高標準規則銜接的高效市場體系,構建更加多元化、更有創造性的要素市場。

「《方案》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將解決技術研發向市場應用轉化的難題,從而大大提升科研人員推動技術研發轉化的動力與積極性。」姚育賓稱,「科技成果轉化轉讓凈收益的分享比例提高至50%以上」,更可讓科研人員的智力成果轉化為資產收益,獲得與其貢獻匹配的回報。這也預示着大灣區可望掀起新一輪的「知識創富」熱潮,讓科研界迎來巨大的發展契機。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債券平台 香港可獲增量發展空間

大灣區內地九市將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圖為科技企業人員在操作相關系統。(記者方俊明 攝)

「《方案》還支持大灣區內地九市加大事業編制統籌力度。這可望增加港澳人才進入事業編制的就業機會,具備較穩定的職業成長路徑,從而增強港澳人才北上發展的歸屬感,提升大灣區融合發展的凝聚力。」姚育賓說,《方案》明確「落實港澳人員和外籍人才在粵參保繳費政策,實現人才『優粵卡』全省一卡通行」,這也將進一步落實港澳人才在大灣區發展的社會保障,從而解決跨境社保難題,提供更多生活便利,消除後顧之憂。

姚育賓表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債券平台,建立連接技術市場與資本市場的全國綜合服務平台」是《方案》的一大亮點,這也相當於給香港提供全新的發展增量空間。香港可憑藉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以及緊密聯繫的世界金融網絡,將國際資本源源不斷地引入大灣區,推動企業成長、區域建設及產業升級,促進國際資金與大灣區市場的有效配置。

責任編輯: 之袁
評論(0

0 / 800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