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李白」現身西安火車站與旅客對詩 在古詩詞中與大唐不期而遇

2025-09-11 11:05:18 旅遊
西安火車站候車大廳候車旅客與「李白」互動。(記者李陽波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李陽波 西安報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9月10日,由西安市文物局與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站聯合推出的「文物會說話:唐詩裏的長安」博物館主題展示活動,在西安火車站正式開啟。本次活動以傳誦千年的唐詩名篇為索引,現場除了來自西安多家博物館的眾多館藏資源與文物復仿品,詩人「李白」亦從千年前的大唐「穿越」而來,並與正在候車的旅客互動對詩,在古詩詞婉轉動人,的浪漫中,讓南來北往的旅客與大唐不期而遇。

旅客現場積極參與交流互動活動。(記者李陽波攝)

在博物館展品中感受盛唐生活煙火氣

「李白」與候車旅客互動對詩。(記者李陽波攝)

唐詩是唐文化最傑出的代表,作為唐代都城長安,西安是唐詩創作與傳播的核心舞台,李白、杜甫等詩人曾在長安留下大量描繪城市風貌與人文精神的詩篇。近期,西安市亦正式提出利用三年左右的時間,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唐詩之都」文化品牌,推動唐詩文化融入市民生活、賦能文旅產業。

本次主題展示活動依託西安博物院、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陝西唐三彩藝術博物館、西安市臨潼區博物館館藏資源與文物復仿品,通過「唐俗·物華集」「唐彩·煥千俑」「唐驛·絲路連」「唐飾·耀芳華」四大篇章,從生活圖景、藝術創造、絲路樞紐、珠寶工藝等維度管窺歷史風華,給旅客帶來一場可感知、可體驗的唐詩文化之旅。

「這個藍衣胡人少年俑我見過,好像有一首唐詩和他有關。」活動一開始,「唐風·物華集」展區展示的三彩馬、三彩胡旋舞鳳首壺等珍貴遺存,便吸引了眾多旅客。這些來自博物館的文物仿品,真實還原了唐代人飲茶宴飲、賞樂休憩的日常片段。「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的詩意場景,藉由器物化為可觸摸的「時光切片」,讓旅客感受到盛唐生活「煙火氣」。「唐彩·煥千俑」篇章則以仿真三彩風帽俑、嘶鳴馬、三彩海螺杯為核心,生動重現了胡旋舞的靈動、駱駝商隊的壯闊。唐代以「三彩」為媒的藝術創造,助力旅客讀懂盛唐藝術的包容與匠心。

「李白」亮相西安火車站與候車旅客互動。(記者李陽波攝)

此外,「唐驛·絲路連」展區中,中亞古國貨幣套盒、「突騎施汗錢」銅幣、隋唐絲路起點遺址卷軸等展品鋪展成一幅立體絲路長卷。「邊城暮雨雁飛低」的邊塞況味、「長安大道連狹斜」的樞紐盛景,借文物躍然眼前。「唐飾·耀芳華」聚焦唐代珠寶的璀璨工藝。金鑲琉璃寶珠雙胡人戒指、嵌綠松石金耳鐺、摩尼寶珠等博物館珍藏,將金工技藝、寶玉石質感與胡風元素、異域文化巧妙交織,讓博物館精緻美學觸手可及。

給旅客帶來可感知可體驗唐詩文化之旅

除了眾多的文物文創,詩仙「李白」的亮相,亦引發現場旅客極大的興趣,多位旅客上前與「李白」互動對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信手拈來,旅客對答如流,一問一答間,歷史文化融於其中,不僅讓旅客收穫了驚喜和沉浸式體驗,更喚醒了現場更多人深藏的「浪漫詩心」。

盛唐樂舞穿越千年的盛世華章。(記者李陽波攝)

「第一次在火車站看到這麼多的文物,還有火爆已久的『李白』對詩名場面。」來自湖北武漢的旅客王女士告訴記者,唐詩是一個時代的印記,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西安市通過多維度融合,讓文物真正「活」起來,讓唐詩真正「活」 起來, 並融入大家出行等日常生活中,讓人驚嘆。   

現場展示的來自博物館的珍貴遺存,吸引了眾多旅客。(記者李陽波攝)

據悉,近年來,西安文物與交通資源深度融合,從機場航站樓的文化浸潤,到地鐵車廂的詩意穿梭,再到如今火車站的盛唐圖景,西安持續探索「讓文物活起來」的融合路徑,打造可觸摸的「流動博物館」,讓市民遊客在日常出行中就能開啟文化穿越之旅。 此次「文物會說話:唐詩裏的長安」博物館主題展示活動,以「詩地融合」為主線,通過「文物+詩歌+沉浸式體驗」的方式,構建「可讀可聽、可感可發」的開放式文化空間,讓旅客出行間隙也能感受唐詩魅力,真正實現「讓文化走進生活,讓公眾親近歷史」,讓唐詩「活」在當下、融於城市。

責任編輯: 文劼
評論(0

0 / 800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