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璐 中國人民大學黨史黨建學院副教授;高蕾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回首80年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偉大時刻,這一偉大勝利留下了無盡的財富,不僅讓我們銘記歷史的苦難與輝煌,更激勵着我們不斷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抗戰勝利振奮民族精神
抗戰精神是中國軍民在14年浴血奮戰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其核心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這種精神,不僅是中國人民戰勝日本侵略者的精神支柱,也是當代中國應對風險挑戰、實現民族復興的強大動力。
在那場艱苦卓絕的戰爭中,中華兒女眾志成城,以血肉之軀抵禦外敵的殘暴侵略。無數英雄豪傑挺身而出,視死如歸、寧死不屈。東北抗聯的楊靖宇將軍在冰天雪地中孤身奮戰,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的狼牙山五壯士縱身一躍彰顯英勇無畏,中華民族精神在生死考驗中得以昇華。抗戰的勝利,讓世界看到了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樑,極大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這種民族精神成為我們不斷前行的強大動力,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勇往直前。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上,中國面臨着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內部發展的諸多挑戰,抗戰精神所蘊含的「不畏強暴、百折不撓」的品質,成為中國人民戰勝困難的精神武器。
抗戰勝利捍衛世界和平
法西斯勢力妄圖以侵略和殘暴統治世界,給全球帶來巨大災難。他們肆意屠殺無辜平民,摧毀城市農田,製造了無盡的仇恨、痛苦與恐懼。中國人民以巨大民族犧牲支撐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牽制了大量日軍兵力,進行了無數艱苦卓絕的戰鬥。從淞滬會戰到武漢保衛戰,從長沙會戰到湘西會戰,每一寸土地都灑滿了中華兒女的鮮血。中國軍民不畏強敵,英勇抵抗,展現了頑強不屈的精神,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國的抗戰勝利,是世界和平力量對法西斯邪惡勢力的勝利。它向世界表明,和平需要捍衛,正義終將戰勝邪惡。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大會發言中指出,中國人民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與各國人民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抗戰勝利後,中國從「被侵略、被壓迫的受害者」轉變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公共產品的提供者」。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從未主動挑起過一場戰爭,從未侵佔別國一寸土地。近年來,中國領導人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進一步體現出中國的發展壯大不是為了稱霸,而是為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香港維多利亞港曾經見證了無數抗日物資通過繁忙的港口輸送到前線。這些物資成為抗戰勝利的重要支撐。活躍於新界西貢附近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是香港淪陷期間唯一一支戰鬥到最後,直到抗戰勝利的抗日武裝力量。這支隊伍裡很多都是香港本地子弟兵。可以說,香港也為抗戰勝利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在新時代,香港應從抗戰勝利中汲取擔當的力量,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傳承和弘揚抗戰中孕育出的愛國精神,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香港可以憑借自身的獨特優勢,如多元文化、國際視野、先進的法治和金融體系,積極傳播和平理念,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展現出一個國際化都市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的擔當。今年上半年,國際調解院總部落戶香港,可發揮「一國兩制」下香港國際地位與法治能力等獨特優勢,填補全球治理赤字、維護世界和平,為促進全球發展作出貢獻。
0 /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