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9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司長楊雪鶇在會上表示,近年來,體育賽事如火如荼地舉辦,以山東為例,今年上半年,全省舉辦500人以上賽事739場,帶來直接經濟效益46億元,間接經濟效益達113億元。國家體育總局主要從五方面持續推動賽事經濟發展。
一是加強政策研製。加快編制「十五五」體育產業發展規劃,對賽事經濟發展進行統籌謀劃和部署。研究體育賽事經濟政策文件,進一步凝聚部門合力,破解發展障礙。深化體育賽事帶動消費監測試點工作,全面反映賽事經濟的成效。
二是促進賽事活動舉辦。聚焦聯賽「含金量」,推動足球、籃球、排球職業聯賽的建設,培育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等自主IP賽事。持續舉辦全國青少年三大球運動會和田徑運動會等高水平青少年賽事活動,提高競爭力和影響力。統籌和指導各地引入國際賽事,舉辦國際滑聯四大洲花樣滑冰錦標賽、F1中國大獎賽等國際高水平賽事。
三是提升群眾觀賽體驗。支持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在賽事活動領域的創新應用,鼓勵開發提升觀賽體驗的智能體育產品和服務,拓寬觀賽渠道,提高線下和線上的觀賽體驗。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提高可售(發)票數量,「蘇超」賽場上座率持續高位,南京奧體中心連續三次刷新了現場觀賽的人數紀錄。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培育一批優秀職業經理人、解說員,壯大志願者隊伍。優化實施體育賽事實名制等管理,配合打擊倒賣賽事門票等違法犯罪行為,為觀眾營造舒適的觀賽環境。
四是促進賽事融合發展。深挖賽事與文化融合潛力,推出更多彰顯中國風格的賽事文創、手辦、數字藏品等。促進賽事與旅遊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一日觀賽,多日停留」特點,放大「票根經濟」效應,繫緊城市與賽事活動的人文紐帶。推動賽事與商務協同發展,推廣賽展結合的新模式,嵌入本地「土特產」銷售,讓賽事更加有滋有味。
五是守好賽事活動安全管理紅線。嚴格實施「舉辦高危險性體育賽事活動」行政許可,加強對賽風賽紀、畸形「飯圈」文化等重點領域的綜合治理。圍繞賽事運營、場地設施、安全管理等重點領域加強標準制修訂。鼓勵保險機構創新推出賽事意外險、賽事責任險、賽事取消險等賽事保險,提升賽事安全的保障能力。
(來源:中新社)
0 /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