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馬曉芳北京報道)2025大學生「AI×國學」創新實踐大賽總決賽20、21日在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舉辦。作為第十屆北京孔廟國子監國學文化節的核心活動,大賽以「AI賦能國學 人文啟迪未來」為主題,分為人文研究和實踐應用兩個賽道。記者現場獲悉,大賽吸引全球153所高校416組團隊報名,最後來自北京交通大學和首都師範大學的學生分獲兩個賽道金獎。

國子監作為元、明、清三代國家最高學府與教育管理機構,不僅是千年文脈的傳承之地,更是中國古代高等教育的輝煌象徵。當國子監的千年文脈遇到算法,國學智慧在AI時代綻放光芒。在國學聖地國子監,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的當代青年學子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視角,回應AI時代的人文命題,探索人工智能賦能優秀傳統文化創新傳播的實踐路徑。大賽「人文研究型賽道」聚焦於「AI時代下人的價值」與「AI時代下人的教育」兩大命題,是基於孔廟國子監所承載的國學文化的現代回應。「實踐應用型賽道」則針對國學經典數字化、文物交互和非遺創新傳播,提出具有創意與實用性的解決方案,讓「國學潮起來、文物活起來、非遺火起來」,探索北京東城區國學與文博資源在AI時代面向青年群體和全球傳播的新路徑。
在位於國子監彞倫堂決賽現場,記者看到入圍團隊圍繞各自作品展開精彩闡述,展示AI時代關於人的思考,以及AI技術在國學領域的多元應用。一款來自北京大學團隊、融合儒家元素的2048遊戲,憑藉其巧妙的創意點燃了全場觀眾的互動熱情。在評審環節,「智趣拾遺——AI賦能非遺親子遊學」項目獲得專家們的高度認可,專家紛紛提出後續孵化及業務對接的可能性。最後來自北京交通大學的作品《數據之外,俯仰之間——用國學知識補充AI作品審美的缺失》榮獲人文賽道金獎;首都師範大學團隊的《智趣拾遺——AI賦能非遺親子遊學》則斬獲實踐賽道金獎。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