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姜嘉軒)本港近年積極推動大學科研轉化,以發展經濟並惠及民生。嶺南大學傳訊及公共事務處處長、立法會議員劉智鵬今日接受電台節目訪問,形容本港各大學已在產學研方面取得進展,其中嶺南大學正積極推動AI、環保科技及反詐騙技術等應用研究。
劉智鵬於節目中分享指,嶺大研發的AI電話接聽系統,可協助政府部門及企業處理大量查詢,提升效率。另針對本港早前關注的學歷造假問題,大學亦研發反詐騙技術應對,通過護照核對、嘴型檢測等方式辨別身份。
另一方面,兼任「非遺六月」主席的劉智鵬指出,香港的非遺文化既有中華傳統根基,亦具本地特色。他期望本港可將非遺活動常態化,如在不同月份舉辦主題展覽,並考慮將大型活動移至啟德等場地,擴大規模。他尤其指出,深圳已成功將非遺商業化,建議借鑑其經驗,在PMQ、中環街市等場地推動文創產業,讓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
談及教育,劉智鵬認為DSE制度對學生壓力過大,尤其是中文科要求較高,建議適度調整。他又呼籲家長應尊重子女興趣,認為讀歷史、哲學或體育等均有出路,並提倡減少核心科目課時,增加選修科目空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