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當Z世代的青春朝氣遇上千年戲曲的裊裊餘音,一場別開生面的「戲曲進校園」之旅將於五四青年節啟程。記者從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戲曲頻道獲悉,戲曲頻道五四特別節目《百校戲社·青青四季》將於5月4日19:00,在CCTV-11戲曲頻道、央視文藝微博端、央視頻CMG戲曲同步播出。以「春日尋寶」為引,以「共創挑戰」為線,解鎖傳統文化在校園裏的N種打開方式。
節目中,總台主持人宋宇豪,青年戲曲演員謝軍、田苗苗,以及總台記者梁鍾玲、陳羿伽,化身「校園尋寶人」,分別走進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南昌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等多所高校,邀請青年演員與大學生,現場組隊,即興互動,以藝會友,以戲為題,合作共創一幕幕年輕朝氣的「戲曲+」融合舞台。

京劇演員朱凌宇、徐朝皝、徐朝嬴將與街舞社團的同學們攜手共創的跨界秀《武舞生風》,以戲曲絕活+街舞的新形式,詮釋着青春力量與傳統文化的深度交融。青年創作者們從戲曲本體出發,深入挖掘京劇武戲精髓,將其與校園街舞的動感節奏巧妙結合,展現出傳統藝術與流行文化的彼此共融的無限可能。

與此同時,越劇演員裘丹莉正與二次元和漢服社團的同學們共同打磨《戲遊九州》校園版。青年學子們試圖打破次元壁,將國漫形象與戲曲人物彼此融合,讓戲曲元素成為年輕人表達自我的全新載體。

綠樹蔭下,一場「春日下午茶」正在進行。黃梅戲演員謝軍、評彈演員陸錦花與南昌大學茶藝隊的同學們圍坐品茗,贛南客家的擂茶表演與吳儂軟語的評彈韻律在裊裊茶香裏競相呈現……
為營造沉浸式青春風貌,節目打破傳統舞台限制,以校園春日實景為舞台,巧妙將校園場景轉化為傳統文化當代表達的鮮活敘事空間。南昌大學教學樓下,贛劇名家陳俐以《一場特殊的公開課》,向在場數百名同學將「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的戲韻雅境娓娓道來。節目匠心獨運,京劇、豫劇、黃梅戲、贛劇等多個劇種串燒表演組成「移動戲台」,在多個春日氤氳的校園實景裏依次上演,打造「一步一景皆有戲」的沉浸式觀賞體驗。每一處校園好景,都躍動着當代大學生的蓬勃朝氣,打造為傳統文化破圈傳播表達鮮活場域。

《百校戲社·青青四季》五四特別節目篇,延續「百校」概念,以戲曲為紐帶聯動多地高校,以更貼近青年學子的方式,共迎五四青年節。在南昌大學,滑板、街舞、茶藝、機器人等多家社團,以戲為題打造創意舞台;在浙江大學,京、昆、越三劇種學生社團聯袂演繹《白蛇傳·遊湖》,在水袖翩躚間盡顯百年學府的戲曲雅韻。而走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總台IP進校園」市集熱鬧紛呈。清華大學的「學霸票友」則是自製「數字化戲曲動捕模型」,將戲曲程式化動作定格成3D文創,從理工科視角解讀戲曲手眼身法。傳統與現代對話、青春與傳統碰撞,各地高校共繪戲曲青春化表達的立體圖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