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來論 | 積極與內地合作 創香港民營經濟發展新格局

2025-02-21 10:52:33 來論

文|許小哲

當前,全球經濟格局不斷演變,國家大力支持發展民營經濟,為香港經濟的持續繁榮帶來了巨大機遇。穩定的政策預期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民營經濟作為香港經濟活力的源泉,將釋放出巨大的發展潛能,成為香港經濟的新增長點。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近期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指出,「要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堅守主業、做強實業,加強自主創新,轉變發展方式」。

毋庸置疑,香港藉此東風,將塑造經濟發展的新優勢,提升長遠的國際競爭力。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中國的第一國際市場,可緊緊抓住優勢互補的合作真諦,與內地民營企業強強聯合。比如,在數字經濟方面,內地歷經多年發展,已相當成熟,在技術創新、應用場景拓展等方面成績斐然。而香港向來在金融、貿易服務以及國際網絡構建上優勢顯著。香港擁有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廣泛的國際聯繫更是內地數字產品與服務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橋樑。同時,憑藉這些優勢,香港也能吸引國際數字經濟企業以其為跳板進入內地市場。兩者的有機結合,無疑將為數字貿易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推動香港在全球數字貿易領域佔據重要地位。

這次的民營座談會明顯科技含量十足,釋放出了強烈的信號。發言的「主角」有4個是科技行業的領軍人物,參會的企業家多來自人工智能、智能製造、機械人、新能源等行業。特區政府向來重視創科產業的發展。港民營企業與內地科研機構合作,在香港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加速平台,對促進創新科技產業化意義重大。內地科研機構在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發方面成果豐碩,但成果轉化效率有待進一步提升。香港擁有完善的市場機制和國際化營銷渠道,對國際市場有着敏銳洞察力。雙方合作,能加速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實現科技與經濟的深度融合,推動香港成為創新科技產業高地。

此外,在全球對可持續發展高度重視的大背景下,綠色金融需求呈爆發式增長。香港民營企業與內地攜手,在大灣區構建綠色金融產業集群也是順勢而為的明智之舉。香港金融市場成熟,匯聚了豐富的金融人才,積累了海量國際金融業務經驗。內地綠色產業發展迅猛,有着龐大的綠色產業項目和廣闊的市場需求。雙方合作,能夠有效整合資源,形成強大的產業集群效應,不僅能推動大灣區綠色金融的發展,還能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隨着內地民營企業不斷拓展海外市場,面臨的風險也日益複雜多樣。香港民營經濟憑藉自身國際化優勢,能為內地民營企業「出海」提供全方位風險評估與應對服務。香港長期作為國際金融、貿易中心,深入了解國際規則,熟悉不同國家市場環境,其國際化的法律、金融、諮詢等專業服務體系,可幫助內地企業精準識別風險,制定科學有效的應對策略,降低海外拓展的風險成本,助力內地企業在國際市場穩健前行。

展望未來,香港民營經濟與內地的合作,不僅是經濟層面的互利共贏,更是社會融合、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為進一步深化合作,香港和內地可建立常態化的溝通協調機制,針對合作過程中遇到的政策差異、市場准入等問題,定期開展研討與協商,及時消除合作障礙,確保各項合作項目順利推進。通過實實在在的行動,不斷拓展合作的廣度與深度,讓香港在與內地的緊密合作中,為香港民眾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和福祉,實現經濟的持續繁榮。

(作者為重慶市政協委員、就是敢言常務副主席)

責任編輯: 梁存希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