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漁博會吸引20家港澳台地區漁業企業積極參展。記者 李昌鴻 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今日,第二屆深圳國際漁業博覽會(漁博會)開幕,吸引了24個國家和地區近500家展商企業參展,1.2萬種水產品亮相。此次展會吸引港澳台地區企業和機構紛紛參展,20家企業展出了從養殖、生產加工、銷售和珊瑚工藝品等。一些港企表示,欲藉漁博會開拓大灣區龐大的市場,尋求更多的合作發展機遇。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有關人士表示,香港新增四個海水養殖區域,總面積大概是600公頃,除了供應本港市場,通過CEPA免稅協議,也積極尋求開拓大灣區市場。

不少深圳市民在漁博會品嘗港企森森發展魚丸。記者 李昌鴻 攝

港資企業森森發展推出的晶華品牌魚丸吸引許多觀眾品嘗和購買,該公司市場總監鄭先生表示,公司專注海洋魚產品的深加工,製成魚丸,深受內地和香港消費者歡迎,香港惠康百貨等大型超市都有銷售。公司一年銷售額達兩億元人民幣(下同),並出口東南亞和澳洲,還在羅湖口岸設立了門店,方便香港市民前來購買。

香港與內地合資企業長明國際負責銷售的陳先生表示,公司在香港有員工五六十人、內地100名工人。公司在珠海有2000畝養殖場,主要養殖鱸魚,採用先進的養殖技術和管理模式,實現了從魚苗到養殖、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整合。產品不僅質量優良,受到了香港和內地市場的認可,一年銷售額達數億元人民幣。

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有關人士稱,香港現在於黃竹角海、大鵬灣等四個新的養殖區域總的新增養殖面積大概是600公頃,未來一年產量有9000噸,主要養殖中高檔魚類。這些漁場利用了人工智能投畏、大數據分析、太陽能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服務養殖業,促進了養殖業穩健發展。除了供應本港市場外,這些養殖產品也積極推廣到大灣區市場,通過CEPA協議,免稅出口內地,這也是這次積極參展的目的,以尋求更多的業務合作機遇。據悉,香港從事捕撈、養殖的漁民約1萬多人,再加上上下游產業鏈從業人數,約有十多萬人。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