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聯招放榜 兩狀元一榜眼讀港大醫科

2023-08-10 09:17:42 香港
左起:陳智德、古冰心、鄭苡晴、張子健、施俊熙 香港文匯報 記者 王鼎煌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鼎煌)2023年度大學聯招(JUPAS)昨日(9日)放榜,各考獲頂尖成績的考生的去向最引人關注。在香港大學昨日舉行的簡報會上,兩名獲7科5**或以上的「狀元」及一名6科5**「榜眼」同樣獲得該校醫科課程取錄。他們都希望能在港大潛心修學,充分利用港大醫學資源,並期待學成後回饋社會:有同學希望成為外科醫生,並潛心醫學研究;有同學希望藉助港大醫學院新推的「傑出醫科學人」計劃,拓展醫科實習訓練與海外志願服務;有同學希望學有所成加入本港公營醫療體系,救死扶傷。

今年大學聯招共有逾1.6萬名文憑試(DSE)考生獲得八所資助大學及都會大學的正式遴選錄取資格,佔總申請人數約四成,與去年相若。今年三名留港升學的DSE「狀元」,有兩人選擇港大醫科,校方昨日舉行簡報會邀請他們及多名尖子分享體驗。

來自聖保羅男女中學的「狀元」古冰心,因同時於數學延伸單元獲5**而成為今年DSE「超級狀元」。自小對科學和生物醫學興趣濃厚的她,立志成為一名醫生。

學習規劃靈活

古冰心坦言,港大於新學年推出的「傑出醫科學人」計劃是選擇港大的原因之一。選擇該計劃的醫科生將會有更高的靈活度安排自己的學習規劃,如最快5年取得學位,或於第三年修讀醫學研究碩士課程,當配合「增潤學年」時會有豐富海外學習或志願服務機會可以選擇。她希望充分利用「增潤學年」提供的多元機會,到海外或內地提供醫療服務,更好地了解外面世界,並多參與到醫院的實訓研究,精進醫學學習。

她提到,作為醫科生肩負重要職責,「醫科生要對病人負責,需要更專心地去讀書,相比中學,我會投入更多時間在學習上,期待學有所成,未來幫到更多人。」她亦希望加入港大的「醫心」(Medical Outreachers) 團隊,到訪內地或海外偏遠地區,提供醫療服務。

照顧外婆有悟

另一位「狀元」鄭苡晴畢業於德望中學,自小就對醫生職業感到好奇與敬佩。「小時候腸胃不好,每次去看醫生回來就康復,感覺醫生們會魔法。長大後對醫生這一職業有了更多了解與興趣,也立志去學醫。」在照顧患有認知障礙症的外婆期間,更讓她感受到醫生工作的重要意義,也立志通過精進學習,未來成為一名外科醫生。對入讀港大後的期待,她希望可以利用學院第三年的「增潤學年」,去到如美國、英國修讀醫學研究碩士,體驗並比較和學習香港同國際醫學課程的異同。

求醫屢被感動

文憑試「榜眼」張子健則透過「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SNDAS)」入讀港大醫科。來自英華書院的他,幼時曾因早產的關係,體弱而不時求醫,但和醫生日積月累的互動相處中,醫生的鼓勵與照顧讓他體會到做醫生的職責與愛心,亦想知道成為一名醫生是什麼體驗。

中學時,他曾加入醫療服務隊少年團幫助有需要的人,亦參加過港大的醫療體驗項目,這些經歷增加了他對醫科與醫生日常工作的理解,更堅定了成為一名醫生的理想。他認為,每一個病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做醫生的本職是幫助病人,提供生理與心理上的雙重幫助。未來,他希望進入本港公營醫療機構,改善公立醫院人手不足情況,學成之後,服務社會。

百人獲獎學金

港大收生及國際生交流事務總監嚴志堅在簡報會上表示,今年港大取錄全港逾四成共102名成績屬DSE Top 1%的考生,每人可獲5萬元或以上的獎學金,以支持他們參與創科研究、海外交流等活動。

他強調,港大不僅重視學生學術表現,同時肯定學生在非學術領域的成就,今年透過「學生直接推薦錄取計劃」,在DSE放榜前已取錄近百名考生,比去年增兩成,「大學會積極透過不同入學計劃,發掘錄取很多具才華的學生,為他們提供更多機會發揮所長。」

港大醫學院聯招收生八年不達標

(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鈺)大學聯招放榜,又是兩大醫學院在吸納「頂級尖子」上較勁及展示實力的時間。今年全港有339人經聯招入讀醫科,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指,該校取錄了207名文憑試學生,佔該校295個醫科學額的70%,餘下為國際文憑(IB)等非聯招考生,數字與去年相若。按此計算,香港大學醫學院經聯招取錄了132人,佔該校醫科學額45%,比去年略增一個百分點,卻是連續第八年未達75%學額經聯招取錄的「承諾」,但學院稱,已取錄了154名文憑試考生。據了解,其中22人是經「學校直接推薦錄取計劃」入學,故未有計入聯招學額。

兩大醫學院昨日不約而同發出新聞稿,公布在取錄尖子方面取得佳績,但彼此摘取的重點各異。中大醫學院表示,學院取錄了207名文憑試學生,以七科滿分為49分計算,考獲46分或以上報讀醫科的學生中,近70%選擇入讀中大。「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則連續10年成為全港收生成績之冠,七科成績中位數為46.5分,而內外全科醫學士為42.5分。

港大醫學院則表示,學院取錄了154名文憑試考生,經大學聯招入讀的同學最佳六科成績中位數是43.5分。該學院取錄的最高分數、上四分位數則分別是51分及46.5分,後者去年是45分。

此外,港大醫學院取錄了至少8名在IB取得45分、即滿分狀元。該校每位文憑試及IB滿分狀元於入學首年可獲頒逾30萬元獎學金。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表示,十分高興選擇入讀中大醫學院的文憑試考生成績繼續保持極高水平,而透過聯招的收生比例也維持在70%,反映中大醫學院的教研質素繼續受教育界、家長及社會的歡迎和認同。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表示,很高興愈來愈多學生選擇在港大醫學院修讀醫科,學院的醫科課程「依然維持極高之取錄水平及質素,這是我們對卓越教學堅定不移的承諾」。

責任編輯: 趙霁
評論(0

0 / 800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