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推出首個全液冷超充示範站並宣布「超充之城」建設正式啟動。圖為內地市民使用充電樁為新能源車充電。新華社

(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 深圳報道)在上周舉行的2023年國際數字能源展上,深圳推出首個全液冷超充示範站並宣布「超充之城」建設正式啟動。現場重磅發布的首批「全液冷,超快充」的超充樣板點,為深圳市民帶來「一秒一公里」,「一杯咖啡,滿電出發」安全可靠的超快充體驗。根據規劃,2025年,深圳市將建設超充站300座,「超充/加油」數量比在國內率先達到1:1;2030年,超充站將增至1000座,完成超充骨幹網建設,超充比加油更方便;2035年,超充站規模達到2000座以上,超充將無縫銜接,實現有路的地方就有充電。

當汽車駛入充電站,車主在開始充電後到旁邊的咖啡店點上一杯咖啡,舒適地喝完咖啡就可以開上充滿電的車出發。深圳首個全液冷超充示範站提供了新能源汽車出行的新選擇。

廣州築「超充之都」 增千座充電站

本屆國際數字能源展華為的展台上,擺放着兩台融合了光儲一體化架構的全液冷超充站,別看它只有普通人身高,最大功率卻能達600千瓦,可實現一秒一公里的超級充電,泡上一杯咖啡的時間,車輛就完成了充電過程。在深圳會展中心南二門地面停車場上,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與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建設了南網首個全液冷超充示範站並投入運營,這也是2023國際數字能源展上,深圳市發改委發布的超充網絡建設成果之一。

「全液冷超充示範站的充電設備採用最新的全液冷技術,有效解決了長時間高功率充電過程中的溫度升高問題,可提供更安靜、更穩定、更安全的充電環境。」全液冷超充示範站技術提供方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現場的技術專家說,全液冷超充解決方案充電速度快、散熱好,相比於傳統的風冷技術,全液冷超充技術易損件更少,可靠性更高,可以將設備壽命提高到20年,並且不需要大量風扇散熱,充電時噪音很低。

據《廣東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廣東將累計建成集中速充電站4500座以上,累計建成公共充電樁約25萬個,累計建成高速公路快速充電站約830座,全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全部建成充電基礎設施。其中,廣州規劃明年基本建成「一快一慢、有序充電」的充換電服務體系和「超充之都」,新增「超級快充站」約1000座。此外,開展「光儲充換檢」綜合型充換電場站建設,推動超充設施建設或技術改造,並配建儲能等設施;支持樁企、車企研發新型超級快充技術、換電技術,加快推廣超充車型和換電版車型。

行業巨頭搶灘 布局快充設備

今年3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提出的建議中就包括推動超充標準的建立。他建議採用「多『槍』快充」的模式,即用兩把「槍」或者多「槍」同時給一台車充電。他介紹,比亞迪在「多『槍』快充」方面有100多項專利,願意開放給行業免費使用。

在本屆國際數字能源展上可以看到,行業巨頭圍繞「超充」布局早已開枝散葉。欣旺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展位上,閃充電池可以在10分鐘內將電池的荷電狀態從20%充至80%,讓充電像加油一樣快。工作人員介紹,欣旺達已投入大量科研力量開發兼具高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的電芯及電池模組。

什麼是全液冷「超充」?

展會現場展示「全液冷超快充」電站。

是指比快充更快的充電設備,其最大輸出功率可達600千瓦,最大輸出電流達600安,最快能以「一秒一公里」的速度充電。深圳全液冷超充示範站的充電設備採用最新的全液冷技術,有效解決了長時間高功率充電過程中的溫度升高問題,可提供更安靜、更穩定、更安全的充電環境。

葛珮帆考察超充驛站:倡香港引入

(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內地積極推動新能源車發展,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近日前往深圳考察,了解電動車充電技術及設施最新發展。她表示,考察得悉一架電池容量為50kWh的新能源車,在「超充驛站」只需五分鐘,即可以完成充電,她認為內地相關成功經驗,值得香港借鑒。

葛珮帆考察華為600kW液冷超充充電技術,充電十分鐘可續航四百至五百公里。

葛珮帆形容此行可謂大開眼界,以其中一個超快速充電站為例,採用華為最新研發的600kW液冷超充技術,一小時能夠充600度電,電池容量為50kWh的新能源車,只需五分鐘便可以完成充電,非常先進。

她認為,香港政府近年大力推動包括電動車等新能源運輸,但快速充電設施非常不足,截至今年三月,全港只有約1000個,阻礙車主將燃油車轉換電動車進度,尤以商用車更為明顯。

她表示,政府將為大澳鹽田露天公眾停車場150個停車位提充電樁,但也只是中速。她認為應改為設置高速充電樁,並為所有政府停車場設置的充電設施,盡快轉為超快充,甚至積極研究引入超充技術,而非中、慢速,解決用戶爭位充電、等位時間長、充電時間長等問題。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