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香港昨增3709宗確診 專家籲快測跟足指示

2022-04-04 07:41:23 香港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昨日呈報香港新增3,709宗確診個案,是個半月以來新低,惟中心仍提醒市民,確診數字雖然下降,但數千宗仍屬高位,呼籲市民勿因收到消費券而蜂擁上街消費,可攤長使用。而隨着特區政府要求全港市民於本月8日至10日一連三天自行做快速抗原測試,並呈報陽性結果以了解社區整體感染情況,有專家及立法會議員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均呼籲市民「為自己、為家人、為香港」跟足指示做檢測,同時建議政府提供更多呈報誘因,包括加強對陽性患者的康復照顧,以及改善社區隔離設施環境等,減少市民的抗拒心理,才能吸引更多市民「齊齊快測」,找出更多社區隱形傳播鏈,並防止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後出現疫情反彈。

◆梁熙指出,過去兩年香港市民面對請不到外傭的問題,亦出現高薪請不到人,甚至高薪請來的外傭偷懶的情況。圖為昨天星期日,外傭又多人聚集。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本港昨日新增3,709宗確診個案,當中10宗為輸入個案,今次是2月18日以來,單日確診首次少於4,000宗。另外,再多111名新冠病人死亡,第五波疫情病死率為0.69%。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日在疫情簡報會上表示,近日確診數字雖然下降,但數千宗仍處於高水平,希望保持下跌趨勢。她解釋,單日確診數字與病毒即時有效繁殖率有關連,只要即時繁殖率小於一,確診數字便會下跌,繁殖率愈低,下跌速度會愈快。政府將於周四派發電子消費券,張竹君指消費券有效期較長,呼籲市民在收到後無須立即「衝出去用」,可攤長使用,希望市面人流不會因此增加太多。

檢測前先擤鼻 快測結果更準

對於特區政府要求全港市民於周五起一連三天進行快速抗原測試,並在24小時內呈報陽性結果,張竹君表示,相關計劃屬自願性,用於了解香港整體感染情況及社區隱形傳播情況,鼓勵市民積極配合,並可觀看專家演示影片,了解正確的採樣方法。

她指出,衞生防護中心網頁已更新快測抗原測試指引,市民做檢測前先用力擤鼻,可令快測結果更準確。

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亦呼籲全港市民於4月8日至10日進行快速抗原測試,希望找出社會上的感染個案,幫助特區政府更好掌握感染情況。她指,今次做法雖然並非完全科學,檢測屬自願性,亦不是可以完全達至清零的工具,但作為一種篩查,是好的做法。她又指,全民檢測需要專業且經過培訓的採樣員,並非一般義工可以勝任,日後有時機、有條件做全民檢測時,會善用地區力量,例如幫助長者預約和前往檢測中心。

梁子超:改善隔離設施環境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要解決市民不願呈報的問題,政府需改善社區隔離設施環境,確保所有入住患者能夠得到妥善的醫療和服務,以減少市民的抗拒心理。

他續說,雖然今次「全民快測」能夠一定程度反映社區情況,但還需輔以污水檢測結果、大學模型研究等,若要獲得準確結果,則需要等到個案數字回落至三位數再推行全民核酸檢測,估計屆時政府人手可足夠應對所有找到的陽性個案及其密切接觸者。

葛珮帆:確保呈報系統運作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則呼籲全港市民「為自己、為家人、為香港」,連續三日、每日早上一齊做,檢測過程要跟足指示,若確診要上報,盡好公民責任。葛珮帆並指,有鑒於早前個案較多時,部分快測確診市民不能成功上報,建議政府確保呈報系統的運作及容量,避免市民呈報困難。她同時認為政府可提供更多呈報誘因,包括加強對陽性患者的康復照顧、及時提供病假證明,盡快將陽性結果與「疫苗通行證」掛鈎等。

責任編輯: 谷雨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