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上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律政司舉辦香港基本法頒布30周年法律高峰論壇。大公報18日發表題為《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 準確貫徹中央治港方針》的社評指出,香港特區政權機構的人員必須真誠擁護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區,不做損害國家利益和香港繁榮穩定之事,愛國者治港是天經地義。以下為全文:

基本法頒布已三十周年,以國安法出台為標誌,香港開啟了由亂及治的新局面。但對於「一國兩制」乃至香港的未來前景,社會上仍有不同的看法。國務院港澳辦常務副主任張曉明昨日在出席香港基本法頒布30周年法律高峰論壇時認為,香港總體趨勢必將是越來越好。與此同時他指出了三點工作方向:全面準確落實「一國兩制」方針是關鍵,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是現實需要,從思想觀念上正本清源、撥亂反正是當務之急。張曉明的講話,解答了疑問,澄清了觀點,對社會各界思考香港未來、於變局中開新局,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回歸以來,香港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到了近幾年問題愈益突出。既出現非法「佔中」這樣試圖逼迫全國人大常委會收回「8.31」決定的事件,更出現去年以反對向內地移交逃犯為由的黑色暴亂。「一國兩制」在香港面臨嚴峻的形勢,香港的繁榮穩定受到嚴重挑戰。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根本一點在於對「一國兩制」方針的理解和貫徹不全面、不準確。憲法及基本法所確立的憲制秩序、中央對港的全面管治權,未能得到真正的全面落實。

如何才能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張曉明指出,既要講「兩點論」,還要講「重點論」,他列舉了八對辯證關係,例如:既要講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也要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要看到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的首要宗旨;既要講尊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高度自治權,也要講尊重中央的全面管治權,要看到中央的全面管治權是高度自治權的本源,等等。要避免日後再出現動搖繁榮穩定的事件,包括特區政府、傳媒界、教育界在內的社會各界,都必須深刻理解這八對關係,對「一國」和「兩制」既不能有所偏廢,更要看到兩種關係中的重點所在,只有這樣才能準確理解「一國兩制」的核心要義。

但光有正確理解還不夠,更需要制度的保障。基本法就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法律化與制度化的體現。實事求是地說,與三十年前相比,香港社會情況早已發生巨大變化,就新情況作出與時俱進的調整,是應有之義。張曉明提出了兩個完善制度的思考,一是將基本法當作一部「活的法律」,通過人大常委會的立法解釋等方法,去放大基本法的適應性;二是通過基本法以外的方式,去不斷完善制度體系。例如,特區政府正在致力完善的「公務員宣誓制度」、「國民教育制度」以及「立法會議員資格審查制度」等。值得注意的是,張曉明專門引述了前終審法院大法官列顯倫「是時候進行司法改革了」的言論。司法機構不能是「兩耳不聞天下事」,必須因應實際情況,推進有助於準確落實「一國兩制」的改革,否則,「一國兩制」制度體系就不可能真正得到完善,問題仍會不斷出現。

當然,制度體系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不論是現實上的需要還是制度上的要求,制度建設必須加快,不能慢悠悠地被動調整,應當有問題意識,主動向前推動。更何況,時間不等人,「一國兩制」實踐已經進入「五十年不變」的中期階段,着眼於確保未來26年乃至更長時期內的長治久安和繁榮穩定,全面完善「一國兩制」的制度體系,需要有迫切感,全方位有計劃地推動落實。

如果說制度建設非朝夕之功,那麼在香港社會長期存在的錯誤思維,則到了非糾正不可的地步。亂港勢力長期宣揚並灌輸動搖「一國兩制」的觀點,反對人大釋法、質疑憲法效力、抗拒中央全面管治權等等,荼毒了青年學子,撕裂了香港社會,更重要的是,嚴重破壞了「一國兩制」的實踐,對此必須果斷遏止。而當前治港者標準問題的討論,具有根本性意義,人大常委會日前的決定,也是撥亂反正的必要之舉。事實上,香港特區政權機構的人員必須真誠擁護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區,不做損害國家利益和香港繁榮穩定之事,愛國者治港是天經地義。「愛國愛港者治港,反中亂港者出局」,這是「一國兩制」下的一項政治規矩,現在成為一項法律規範,為今後處理類似問題立定了標準,這也是從思想觀念上撥亂反正的一個好開始,未來仍然有很多工作需要推進。

基本法頒布三十年,世界在變,中國在變,香港也在變。變化是恆常的定律,但只要能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香港的變就一定是朝好的方向。正如張曉明指出:「在這個變的過程中,難免有陣痛,但總趨勢必將是越來越好。」事實將證明,當「一國兩制」制度體系得到完善,憲法與基本法所確立的憲制秩序得到全面有力的遵循,香港必將治理得更好,「一國兩制」也必定會取得更大的成功。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