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業勇 海南省政協委員、香港文昌社團聯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

在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戰略的推進下,深圳與香港這兩座城市日益成為聯繫緊密的合作夥伴,兩地的交流與合作不斷加深,為區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深港口岸,作為兩地聯繫的重要通道,對於促進人員與物資的流動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基於個人體驗和廣泛的民意反饋,當前通關過程特別是在海關查驗環節存在一定的不便,其中一個顯著問題是對所有旅客的行李無差別地進行全面掃描,這種做法不僅增加了通關的複雜度,也在某種程度上傳遞出一種對旅客普遍持有潛在違規嫌疑的態度,與開放胸懷和便民服務的理念不符。

首先,尊重每一位旅客應成為通關流程優化的核心原則。在實施物品查驗時,海關應採用更加精細和人性化的策略,而非一刀切的全面掃描。通過提高海關人員的服務意識和專業技能,採取更為友好和理解的態度對待過境旅客,尤其是針對頻繁往返的港澳同胞,應展現出更高水平的支持和便利。

其次,強化宣傳與教育對於建立海關與旅客之間良好的互動至關重要。明確通告通關規則及禁止或限制攜帶的物品,可以有效減少通關時的誤解和衝突。同時,利用現代化信息平台,如社交媒體和口岸的數字顯示系統,廣泛傳播最新的通關信息,提升旅客的通關預知度和體驗。

再者,技術革新和流程的優化是提升通關效率的關鍵。利用人臉識別、自動識別系統等高科技手段,可以大大簡化身份驗證和貨物檢查流程,減少旅客的等待時間,同時,在確保國家安全的前提下,減少對旅客的不必要干擾,使通關過程更加流暢和便捷。

同時,為了確保改進措施的有效實施和持續優化,兩地可以建立一個常態化的溝通和協調機制,不僅限於海關之間的合作,更包括與旅客、商界、交通運輸等相關方的廣泛溝通。通過這種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可以確保通關政策和措施既能滿足國家安全的要求,又能提升旅客的通關體驗。

在此基礎上,深化公眾參與,讓旅客成為通關改進的合作夥伴,不僅能夠提升通關流程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還能增加旅客對改進措施的認同感和滿意度。通過定期的調查問卷、意見徵集、滿意度評估等方式,匯集旅客的反饋和建議,為通關流程的持續改進提供方向和動力。

綜上所述,深港口岸的通關流程和服務質量的優化,是深化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施上述措施,我們有信心能夠在確保安全的同時,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友好的通關服務,為深化深港合作、促進區域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