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大佺

兒子上幼兒園了。準確地說,是進了早教中心。兩歲零四個月的兒子該不該進幼兒園,說法不一。下定決心讓他上幼兒園,是覺得兒子應該有兒子的天地。

兩歲零三個月的時候,兒子幾乎可以準確表達自己的語言了。看到我和他媽媽為一些事情起爭執時,他就會昂起小腦袋對我說:「爸爸不吵嘴」,然後轉向他媽媽:「媽媽不吵嘴」。乾兒子給他買了一個兒童平衡車,他騎在哥哥給他買的車上,不斷往前衝,嘴裏還喊着:「加油,加油!」玩耍時有時不慎跌倒在地,他不但沒哭,還自己對自己說「慢點!」有一天他媽媽開玩笑說我長得醜,我問他:「乖兒,爸爸長得帥不帥?」兒子回答:「爸爸帥!」接着又說:「媽媽帥!」最後還補充一句:「乖乖帥!」讓我和他媽媽忍俊不禁。此外,一本「撕不爛的認知啟蒙書」,他可以把標題認個遍。看到我和別人打電話,他也會彎曲着右手的小手指,挨在耳邊,嘴裏嚷着:「喂,爸爸!」如果他來打攪你,你說你正在和叔叔通話,他會對着電話奶聲奶氣地叫道:「叔叔!」

帶着兒子到洪雅廣場去玩,我發現開心的兒子也有孤獨的時候。當他拿着玩具去找其他小朋友和他一起玩耍時,有的小朋友會在大人的啟發下,開開心心地和他一起玩。有的小朋友不和他玩。那些三個一堆五個一群正在玩耍的小朋友中,更是有人對他說:「我不和你一起玩,你跟我們不是一夥的。」 這時候兒子就會抱着玩具,獨自去找小朋友,有時候找了一陣也沒有找到,就在寬大的廣場壩中,獨自玩耍。

沒有同齡的小夥伴和他玩耍,兒子的內心世界不是充實的,儘管我們和他在一起時也逗得他很開心,但大人畢竟代替不了同齡小夥伴。於是我們讓他和農村姊妹的孫兒孫女一起玩耍。可那些孫字輩的小朋友中,有的10歲多一點了,雖然遷就他,讓他玩得開心,可人家和2歲多一點的小朋友一起玩,找不到樂趣。年齡相近的,有的表現出不好的行為習慣,不知不覺影響了他;有的有點野,一起玩耍時總是鬧得他哭。記得有一次到他媽媽的大姐家作客,他要去玩大姐外孫女的玩具。大姐的外孫女比他大半歲,剛把玩具拿到手,小女孩就洶洶地給他搶了,不給他玩。他又去拿另一件,剛拿到手,那小女孩又洶洶地給他搶了,不拿給他玩。如此反覆四、五次,每一次他都望着我哭,哭得傷傷心心。我心裏也不好受,可孩子們都太小,又是在別人家作客,我又能說什麼呢?只好安慰他:「別哭,爸爸給你買。」接着我又幽默地開導他:「你是長輩,要有風度喲。侄女的東西,人家不給你玩,就不要勉強哈。」兒子聽了我的話,抹乾眼淚回答道「噠」。

這時候有兩位朋友勸我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去。我覺得孩子太小了,應該多陪伴他,有點捨不得,說滿了三歲再送他去吧。朋友說孩子有孩子的世界,你應該早一點讓他接觸同齡夥伴,讓他融進自己的天地。我說兒子性格比較溫柔,怕他去了受比他大一點的孩子欺負。朋友說,不會的,有老師照看着呢。在家裏,媽媽的管教水平怎麼說也是不能跟老師比的,你把兒子送進了幼兒園,他媽媽每天也可輕鬆一下。為了說服我,兩位朋友們還分別以他們的孫兒、孫女為例,說他們的孫兒孫女比我的兒子還小的時候,就送進了幼兒園。其中一個朋友的女兒在香港工作,他將香港的育兒經驗告訴我,說香港的孩子一歲左右就送進幼兒園了,他的孫女兒也是一歲多一點就送進幼兒園的。如果你覺得兒子太小了,剛開始不用上全天,每天去上一個小時或者一個星期去上一個小時都可以,這樣,讓孩子慢慢有個適應期。

朋友的話說得有道理,我也就接受下來。兩位朋友熱心地去給我聯繫了幼兒園,最後我選擇了其中一家,每天上午去上半天,中午在那裏吃頓午飯。說是幼兒園,其實就是有點類似於遊樂園一樣的私立早教中心。裏面的設施設備還算齊備,教師素質還算可以。

送兒子去的前一天心情是很複雜的。想到他還那麼小,就要離開我們半天,走進一個陌生的世界,從此開啟漫漫的學習生涯,心裏五味雜陳,很不是滋味。但又覺得兒子不是自己的私有財產,遲早要走向社會,早一點讓他去融入他的小夥伴世界,去適應社會,對他的成長有利,心裏又好受了一些。

兒子去上幼兒園的第一天,老師給我發來幾條微信和視頻。老師在微信裏說:「羅老師,寶寶的適應能力還挺強的,沒哭過。」「他上課很乖,能夠坐得住,上廁所要跟老師說,一點也沒哭過。」「一般在家吃幾碗?吃完一碗又添了一次。」視頻裏,兒子在快樂地騎玩具車,坐在凳子上專心地聽老師講故事,專心地聽老師彈鋼琴,並使勁地鼓掌;和小夥伴們一起喝水;和小夥伴們一起自己端着小飯碗,拿着小勺子吃中午飯,並回答老師提問。老師問:「飯好吃嗎?」兒子主動回答:「好吃。」老師說:「好吃你就多吃點。」兒子主動回答:「好吧。」

兒子的媽媽說,中午去幼兒園接他時,兒子一見媽媽,主動走過來,牽着媽媽的手說:「媽媽,我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