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冀平

8月12日是中國的莫奈(實在比莫奈更好)大畫家林風眠去世30年。那一份孤獨的靈魂,沉鬱的浪漫,我們只能從他遺留的畫作中感受了。

晚年的畫家,獨居在上海南昌路一間簡陋的小房子裏,妻女都去了法國,他獨自一人幾乎與外間隔絕。偶爾會有極好的朋友去探望他,他會做一味拿手菜「菜乾燒肉」,食者無不讚好,原來其中的關鍵,用的是他自己製造的私家醬油。電影明星王丹鳳的先生柳何青吃過之後,記住了這個味道。大元帥葉劍英年輕時與林風眠同在法國,在他的關照下,批准78歲的林風眠出境。他先去外國探視法國籍的妻女,後來決定在香港定居,他的心願是,找一個可以安心作畫的地方。

林風眠孤身一人,住在九龍中國國貨公司樓上,後來可能是有了些積蓄,搬到太古城。他不停歇的畫,要把自己親手燒毀的2,000多幅畫作再畫回來。這時期王丹鳳和柳何青夫婦也來到香港,開了素菜館功德林,柳先生念念不忘林風眠醬油,把這一味保留在餐枱上,據說只要去功德林,就能吃到林風眠醬油。吃素,在當下很流行,我的不少朋友都在吃素,尤其是愛靚的女朋友,也有的是半吃素。遠在魏晉南北朝,佛教傳入中國,一時寺廟林立,佛教本和吃素沒有關係,釋迦及其弟子,托缽化緣,給什麼吃什麼,當然談不上吃素。

南北朝後期,漢族佛教徒開始吃素,出現了寺院菜。素菜很快流入宮廷,原料和調料都名貴起來,宮廷素、寺院素、民間素,形成中國素菜三大派系。寺院素是全素,民間素是「以葷托素」,歷代帝王當然喜好後一種。兩者的焦點在雞蛋和葱蒜上,民間也稱大五葷和小五葷。正統寺院派說,佛家把葱、蒜、韮、香菜、雲苔(油菜的一種)列為五葷,絕對禁食,堅決排斥雞蛋,而民間素認為,雞蛋食之無妨,最多就是排除受精蛋,稱之為素蛋,蠔豉、淡菜、海參、乳類皆可入菜。

兩派爭執不休,隨後出了一派仿葷菜,這個發展最快,最受歡迎。起源的一味菜,來自清人袁枚的《隨園食單雜素菜單》,用山藥、腐皮做的「素燒鵝」。於是蜜汁火腿、紅燒肉、松子魚、八寶鴨、獅子頭、蟹黃白菜全來了,當然菜名前都要加個素字,比如全素八寶鴨。做素葷比真葷要麻煩,首先要形似,像素鯽魚,先要把冬筍削成魚的樣子,在背上剞上十字花刀,再出水定形,下油鍋慢火炸,千萬不能炸散,不成魚形就全完了。

哪天一定要去功德林,驗證一下大畫家林風眠醬油,希望還在,不要像鏞記,孝順兒子甘健成曾為鏞記創始人老父親特製腐乳,但丟失後,那就絕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