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學家、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研究學院高級副院長金冬雁 受訪者供圖
◆ 金冬雁在研究新冠疫情數據報告。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海龍 攝
◆香港長者在接種新冠疫苗。 資料圖片
◆長者在地區康健中心領取政府派發的快測包。 資料圖片

病毒學家金冬雁回望港第五波疫情 總結教訓經驗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1月29日發文,部署加快推進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病毒學家,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研究學院高級副院長金冬雁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八旬以上長者疫苗接種率還有待提升,約有11萬未接種長者成為香港未來應對新冠疫情最大的隱憂。金冬雁認為,自2021年12月31日以來,香港第五波疫情造成逾萬人死亡,很大程度上是長者接種率不足造成,這是香港慘痛的教訓。他強調接種新冠疫苗對健康並無影響,越是有基礎性疾病的老人越應打針,只有如此才能降低死亡率。他又認為,特區政府在第五波高峰後應變及時,科學調整防控策略,令香港抗疫擺脫了困局(見另稿)。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海龍

在梳理香港第五波疫情造成的萬名市民疫歿的原因,金冬雁認為是疫苗接種率過低導致。「死亡人士中67%一針疫苗都沒有打,15%只打了一針。91%是有長期病患,死亡年齡中位數是86歲。但在春節時80歲以上老人接種率僅有20%。」金冬雁對比流感疫苗數據說,在正常年份中,流感疫苗長者接種率一般可達60%,「這也是為什麼香港一下子死了那麼多人。實際上越是有長期病的人越要打齊疫苗,因為他們面對新冠病毒時最危險。」

老人中過招應再打針防重症

金冬雁引述香港的數據表示,接種疫苗針數不同,對新冠的防護效力亦有別。「香港疫苗接種情況比較好,一針的已經94.5%,2針的92.7%了,3針達到82%。但80歲以上的老人三針接種率還只有61.91%。意味11萬老人沒有打疫苗,這是香港最大的隱憂。」金冬雁說,老年人的抵抗力較差,因此即使老年人中過招了,仍應再打疫苗,將個體抗體激活起來。讓自身更安全,同時降低社會死亡率。

至於應該怎麼打針,金冬雁表示,「香港數據顯示,80歲以上老人不打疫苗感染死亡率是14.7%,打了三針疫苗是1.58%,打了四針是0.87%」。因此盡可能打齊疫苗,以更好地防重症。

及時服藥可救回逾半長者

金冬雁說,對比今年2月至4月香港的數據,隨着5月後香港的疫苗接種率持續上升,香港的新冠死亡率已降低至原來的五分之一以下。老人、尤其是打過三針的80歲以上長者,死亡率從14.7%降至1.66%,相當於下降至原來的近九分之一,「相當於現在已經疫歿的一萬多人中只有兩千人會死亡。而這兩千人中還有相當比例是可以避免的。據港大數據及事後總結認為,這兩千人如果在快速抗原檢測陽性,就馬上服用抗病毒藥,能救回的概率在50%多(服用默沙東研發的Molnupiravir)到76%(服用輝瑞研發的Paxlovid)。」金冬雁認為,如果前述準備得當、處置及時,第五波疫情可能仍會有500人的死亡,「但這一情況與季節性流感相仿。因為2017年香港季節性流感死亡400多人,而長期看過去10到20年,季節性流感最多有1,000人到2,000人死亡。」

金冬雁表示,從接種人群而言,香港亦存在年紀越大者接種意願越低的情況。因此特區政府出台疫苗通行證,「雖然帶有強迫色彩,比如你不接種,就不能進餐廳喝早茶。這對長者疫苗接種率的提升起到積極作用」。

瑪麗指真正「長新冠」不足2%

針對無症狀感染者問題,金冬雁說,依照香港目前情況估算,染疫者有症狀與無症狀的比例大約為1:1,其中有症狀的感染者傳染率為1:1.5。而根據國際醫學期刊《刺針》等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的無症狀感染者中,至少有一半的人已無傳染性。

此外對於坊間最為關注的長新冠問題,金冬雁認為,這是對新冠病毒和疫情缺乏理性認知,「因為有很多誤導性的信息。長新冠沒有一個標準,比如容易疲勞,這是很主觀的感受而且很容易混淆。這裏有心理問題和精神問題,需要心理精神科幫忙。」他表示,有人說香港有100萬人患有長新冠,但根據瑪麗醫院的追蹤研究,真正符合世衞組織定義的長新冠只有不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