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愛看這專欄的30年前粵曲班同學發短訊給我,說他學唱粵曲30年了,沒聽過「絕對音高」這回事,問我是不是唱粵曲用不着的東西。我回答他:「粵曲只用工尺譜或簡譜,不用懂五線譜,當然不用理會什麼是『絕對音高』。」那位老同學好像有心「抄牌」,叫我在專欄詳細解釋。坦白說,我的西洋音樂樂理只達「五級」水平,簡單說說尚可,詳細解釋便不是我的能力所及。

我說的「絕對音高」,正確叫法是「絕對音感」,也稱「固定音高」,指一個人有能力在沒有給基準音前,聽者能分辨任一音的音名及音高。這裏的任一音是針對音準調律無誤的音(pitch),而不包含噪音或無明確音高的聲音。學樂器的人在調音和彈唱的時候,便最常接觸到。

學習唱粵曲的朋友其實懂一點簡單的西洋樂理,對了解粵曲音樂也有間接的幫助,「音名」和「唱名」這兩個西洋音樂名詞便是一個例子。

西洋音樂裏,對一個八度中的7個音高設有名稱,即C、D、E、F、G、A、B,表示該音的絕對音高,每高或低八度則重複這7個音名。而加上變音符號(如#、b或中文在音名前加上「升」、「降」),則表示改變音高。中國稱音高的名稱為律名,在一個八度中的所有12個半音都設有名稱,則十二律。它基準音是黃鐘,然後每半音上升,則是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高黃鐘八度的音又稱為清黃鐘。而基準音黃鐘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音高,現在等同西方的C。

與音名相對的唱名則不同,唱名和音高的關係是相對的。do的位置可隨着調的主音移動,記譜是以每個唱名的第一字母為主。例如C大調,do的音高便是C;D大調,do的音高便是D,如此類推。如遇到轉調時,主音的唱名也隨調號移動。

粵曲的工尺譜並非絕對音名,而是一种「可移調」(movable-do)的記譜法,用合、士、乙、上、尺、工、反、六、五做唱名,大概類似西洋音樂的唱名do、re、mi、fa、so、la、si。由於粵曲的工尺譜「可移調」,我們便可以揀選唱C、C20、C#或D調。

●文︰葉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