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團在中科宇航產業化基地合影。 香港文匯報記者帥誠 攝
◆交流團在兆科(廣州)眼科藥物有限公司的實驗室。 香港文匯報記者帥誠 攝

25醫生赴南沙交流感震撼:昔荒地今火箭基地都有

5月15日,香港執業眼科醫生會組織25位香港眼科醫生到廣州南沙進行交流考察,他們先後走訪了中科宇航產業化基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等企業和機構,對南沙的醫療領域發展前景有了全面了解。多位醫生在參觀後對南沙生產的藥械產品表示興趣,並希望能夠推動更多實用的內地藥械進入香港醫療市場。

◆香港文匯報記者 帥誠 廣州報道

當天上午,香港執業眼科醫生會交流團一行從香港乘坐高鐵到達位於廣州南沙的慶盛站,第一站拜訪了中科宇航產業化基地,了解中國商業航天在南沙的發展情況。「上一次來南沙還是十幾年前,當時是過來打高爾夫球,周邊都是荒地,現在不僅交通設施很完善,連火箭基地都有了。」香港養和醫院眼科名譽顧問醫生鄭澤鈞對南沙這些年的變化大感震撼。

讚醫院寬敞功能分區明確

在參觀過程中,交流團還了解到,中國商業航天旅遊將在2026年正式開放,除了能夠滿足普通人遨遊太空的夢想,交流團也看到商業航天發展給醫療領域帶來的機遇。「一些藥物在太空失重和真空無菌環境下,是否更容易製作?」廣州南沙粵港合作諮詢委員會醫療組組長周伯展表示,自己對中國商業航天在醫療領域的發展前景十分期待。

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參觀後,交流團成員對醫院空間寬敞、功能分區明確的醫院大樓和轉運病人的專用停機坪讚不絕口。在醫院的醫學檢驗科,一個個被稱為「炮彈」的樣本裝載倉在物流軌道上自動行進,再依次完成樣本下載、離心、開蓋、檢測、冰箱存儲等工序,整個流程幾乎不用人工操作,儼然一個自動化流水線工廠。香港OA眼科專科醫生張錫康感嘆,如果香港公立醫院也能夠引進這樣的自動化檢測系統,將大大提高樣本檢測的效率,減少患者等待時間。

看好南沙打造生物醫藥支柱產業

「南沙的醫院眼科門診功能非常完備,與香港比絲毫不差,而且每個檢查步驟都有獨立的診療室。」香港眼科專科醫生邱健對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的眼科門診稱讚有加,而在南沙新區規劃展覽館參觀後,他更對南沙打造生物醫藥支柱產業的計劃十分看好,「醫療產業形成集聚效應後,一定會吸引愈來愈多專業人才來到這裏。」

在下午的行程中,交流團參觀了兆科(廣州)眼科藥物有限公司的製藥車間和實驗室,不少交流團成員表示,自己是首次見到製藥和研發過程。該公司自主研發的多款臨床研究藥物也引起了在場眼科專科醫生們的興趣。「這款用於控制兒童及青少年近視加深的藥物低濃度阿托品NVK-002,可以做到0.01%和0.02%兩個不同濃度,而香港現有的同類型藥物濃度只有0.01%和0.05%,如果能夠引進香港,將可以覆蓋更多的使用場景。」香港眼科學會會長葉佩珮期待,這款藥物能夠早日通過臨床研究並上市。

作為此次交流活動的組織者,香港執業眼科醫生會會長秦學瑩表示,活動原計劃邀請20名眼科專科醫生參加,但消息公布後,香港業界參與熱情超乎意料,最終增加到25名醫生成團。「通過這次參觀,我們也看到香港與南沙在藥械方面會有很多合作機會,香港人來內地看病正成為常態,我相信未來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