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然講解引發電壓驟降的可能原因及緩解方法。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中電的供電系統逾30%為暴露於戶外的架空電纜。圖為飛鵝山架空電纜。 資料圖片

供電系統逾三成屬架空電纜 增避雷器強化修樹隊防患未然

中電去年共接獲9宗電壓驟降事故,今年首季亦出現3宗,一直為人詬病。中電昨日解釋,由於其供電系統逾30%俱為暴露於戶外的架空電纜,逾80%電力驟降事故發生的原因均與颱風、雷擊或受外物干擾等外在因素有關。為減少電壓驟降事故發生及維持穩定供電,中電一直採取多項措施,包括在架空電纜安裝避雷器、設立修樹隊修剪有機會對架空電纜造成干擾的樹木、定期巡查架空電纜,以及監察第三方工地的供電設備狀態等。中電將繼續增加架空電纜避雷器的數目,同時強化修樹隊的工作以防患未然。◆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倩

中電昨日舉行傳媒工作坊,講解電壓驟降的成因、影響及解決措施。中電輸電及供電業務部北區總監劉浩然表示,電壓驟降是指電壓於短時間內下降,而電壓驟降不等於停電,通常會在0.1秒內恢復正常電力供應。

地底電纜或因掘路工程誤損

他指出,引致電壓驟降的成因眾多,大部分由外在因素造成,而中電的供電系統逾30%是暴露於戶外的架空電纜,「它們有機會受到颱風、雷擊或外物干擾,引致電壓驟降。」同時,地底電纜也有可能因為第三者掘路工程誤損而導致電壓驟降。

劉浩然表示,中電採取了多項措施減低電壓驟降發生的幾率,包括已在所有關鍵電力設施裝設避雷器、定期巡查第三方工地、利用農林管理預測系統觀察電纜附近樹木的生長情況,以及適當修剪樹木等。

當電壓驟降發生,市民或會感受到燈光瞬間轉暗、火警鐘出現鳴響、冷氣機停頓再重開等情況,而部分對電壓波動較為敏感的電力裝置或設備,例如升降機及扶手電梯,亦可能會因為保護裝置自動啟動而停止運作。劉浩然表示,特區政府於2009年修訂《升降機及自動梯設計及構造實務守則》,納入升降機於電壓驟降後的操作要求,故現時大部分新裝置的升降機在電壓驟降後,均會進行自我檢測,確定安全後便會自動重新啟動。

至於部分未有自動重新啟動功能的升降機當停止運作時,他建議大廈管理人員可請合資格電梯業工程人員協助重新啟動升降機,或選擇安裝「電壓驟降過渡或自動重啟裝置」。

電纜終端組建有瑕疵 針對組件檢測

今年1月,青衣牙鷹洲發生的電壓驟降事件,經調查後發現成因為電纜終端的組建有瑕疵,並非由外部因素造成。劉浩然表示,有關的報告已提交予政府,5月會再向立法會提交詳細資料,中電已針對有關組件進行系統檢測,以避免類似情況再發生。

他強調,明白大眾希望提升供電穩定性的聲音,而世界各地的電力系統均有機會出現電壓驟降,且大部分為外在因素所致,現階段首要工作是和主要持份者緊密溝通,期望可尋求解決方案,減低電壓驟降所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