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食尚掌舵人梁煒茵呼籲香港飲食業團結起來商討救亡對策。香港文匯報記者文禮願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禮願)「如果將香港飲食業當前的問題,理解成租金及人工高昂所致,未免睇得太簡單。」在香港及內地經營飲食業務的憶食尚掌舵人梁煒茵見證兩地市場興衰成敗,她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內地業界近年成功之道是不斷學習創新,「我在內地打拚期間,要經常跟同行去上堂,學習營銷策略,觀摩各地新的飲食體驗;但香港這幾年菜式老化,經營守舊,都是行業走下坡的主因。」

不少人將香港飲食業的競爭力倒退歸咎於香港舖租貴、人工貴。不過,梁煒茵認為,成本高不是「原罪」,只要客源足夠,天價成本也能維持收支平衡,「事實上內地部分一線城市的舖租已追貼香港,可見面對高昂租金的挑戰,非香港食肆獨有。」

她反問:「疫情前銅鑼灣有不少地舖月租過百萬元依然爭崩頭,可見貴租不一定嚇走商家,只要人流夠,商家不介意以高價搶舖。但現在問題是,客人期望與業界提供的服務、食物品質都出現落差,人流大不如前。」

港商機仍在 過江龍陸續來

在內地飲食業闖蕩多年的梁煒茵表示,內地有利條件是市場龐大,14億人口食飯的問題,不愁沒有生意,「我在內地識好多主修醫學、資訊科技的大學生,畢業後從事飲食業,有一個賣豬的,我問佢有專業人士唔做,點解去劏豬?但原來他年收入幾百萬元,咁有錢途。」

而香港疫情前每年旅客最高達6,000萬人次,他們來港除了觀光,美食也是最大亮點。故梁煒茵認為香港飲食業確實大有可為,更能透過香港衝向國際,相信這是內地飲食品牌陸續進駐香港的主因。

面對內地過江龍,香港飲食業「本地薑」應何去何從?梁煒茵認為,疫情期間內地同行沒有放慢創新的步伐,經常參加自修課程,提升菜式及營銷策略,反觀香港飲食多個環節均出現老化,已跟不上國際步伐,當務之急是香港飲食業界需團結起來商討救亡對策。

倡訂美食路線圖 明星助攻

她促請特區政府與業界並肩同行:「例如策動整個飲食界一同起動,推出各款美食優惠,然後綑綁式向旅客發動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包括為香港小店制定一些美食路線圖,提供交通接駁安排,方便旅客『搵食』。」她坦言,政府雖有在個別地區如廟街等推動街頭小吃文化,惟措施只是「碎片式」,吸引力度不足: 「不少食肆只是小本經營,只靠單打獨鬥,根本難以引起迴響。」

針對內地旅客對港產劇集的喜愛,她建議政府可找來一些二三線明星為港拍攝美食特輯,推介香港別具特色的美食好去處,「不少人內地人對港星仍是趨之若鶩,與其找來『素人』推介,不如邀請二三線明星多拍攝地道旅遊特輯,在內地社交媒體多作推介。」

此外,她提議政府可為飲食界多舉辦有關行業最新發展的座談會或交流會,助食肆老闆掌握最新行業脈搏和趨勢:「內地流行一句說法,就是『老闆不下場,沒有好下場』,意思是作為老闆一定要走在最前線,身體力行推動變革,才會成功,否則只在背後指指點點,最終只會徒勞無功,甚至失敗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