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 三彩摩羯壺
◆北朝 力士搏龍金牌飾
◆新石器時代 鈎雲形玉珮
◆明 鯊魚皮錯銀馬鞍
◆民國 大四胡

地處科爾沁草原腹地、西遼河流域核心區,通遼自古以來就是溝通東西南北的交通「大驛站」,多種文化元素薈萃、多民族交往的「大融爐」。身處中原農耕文化、北方草原文化、東北漁獵文化三大文化板塊的接合部,漢、蒙、回、滿等43個民族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守望相助,用勤勞和智慧將這裏灌溉成為安代藝術之鄉、民族曲藝之鄉、烏力格爾之鄉、蒙古族四胡發祥地、版畫之鄉、馬王之鄉和蒙醫蒙藥之鄉。由通遼市博物館、瀋陽博物館聯合承辦的「風從草原來」通遼市文物菁華展目前正在瀋陽博物館展出。該展雲集230件(套)精選的通遼文物,其中一級文物20件(套)、二級文物55件(套)、三級文物43件(套),囊括生產工具、生活用品、騎射用具、玉器、金銀器、陶瓷器等手工藝製品以及各種民俗非遺文物,展覽持續至5月30日。◆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宋偉 遼寧報道 圖:博物館提供

大河農耕 草原遊牧

唐末,中國再度進入政權分立、民族大遷徙、大融合時期。宋統一黃河流域及以南地區,與北方的遼及後繼的金、西北的西夏形成並立之勢。契丹建立遼朝,統一北方諸族,儒家思想受到推崇,中原傳統的禮儀典章制度廣泛實施。通遼地區有眾多遼墓,出土文物等級很高,十分珍貴。遼代文物有着濃郁的北方遊牧民族特點,同時也深受唐、宋等漢文化及西方文化的影響。

展品中的遼代三彩摩羯壺,自科爾沁左翼中旗寶康鄉核心窩出土。該壺龍首魚身摩羯,昂首擺尾,脊生雙翼,口含一珠,穿孔為流,龍角後面有注水口,翼與尾之間以樑相連成執柄。通體浮雕魚鱗、臥於仰蓮圓座上。造型奇特優美,線條流暢,為「遼三彩」之精品。

繼承了「唐三彩」傳統的「遼三彩」,最早燒製年代尚無確切證據可考。但從有確切年代的墓葬出土器物中,發現在遼穆宗應歷年(公元951-969年)以前就已有了黃、綠單色釉陶器,可以斷定這時已經有三彩陶器。遼代三彩承襲了唐代傳統,是接受唐三彩傳統的一種低溫瓷式釉陶,胎質粗而較硬,呈灰黃白色或淡紅色。雖質量不如唐三彩,但也有自己鮮明的時代特色。遼三彩在承襲了唐三彩傳統手法的基礎上,有自己發展的特點,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一定地位。

向心中原 和合共生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各民族在長期共存融合發展過程中,互相影響、互相借鑒、和合共生,共同創造了燦爛的文化,留下了無比珍貴的物質遺產。通遼地區出土和發現的玉器、金銀器、陶瓷器、鼻煙壺等,既富有草原文化的生動靈性、勇猛雋秀,又深受中原文化的中正大氣、富麗堂皇所影響,是各民族密切往來、文化交融的實物見證。

譬如新石器時代鈎雲形玉飾,器身雙面鏤空雕琢,形如梳子。此玉飾就是紅山文化先民的智慧結晶,與玉豬龍、玉鳳、箍形器等同為紅山文化的典型器物。通遼地區的這件鈎雲形玉飾,中間厚,四周薄似刀刃,中部偏上有三個圓形小孔,呈三角形排列,左右兩側各伸出羽狀形小凸,下側中部排列五個整齊如獸牙的凹形凸出物。器身左上部受沁,沁斑明顯,呈褐色。四角鈎雲紋,左下方殘缺一角。主體紋飾似鴞面,又像雙獸相對而立。有考古學者指出,在紅山文化典禮中,鈎雲形玉珮可能用作勾通祭司和上天、祭司和祖靈的中間媒介,具有其他器類不能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交流融匯 兼容並包

公元4世紀以前,鮮卑主要活動區域在內蒙古地區,繼承了匈奴文化和中原文化的特點,形成頗具鮮卑民族獨特風格的裝飾品。展品中的北朝力士搏龍金牌飾,為純黃金模鑄,中間為一高鼻深目武士,頭戴尖頂飾件。左右兩側各蹲一隻神獸,長鬃,長尾上卷,四蹄爪狀。兩獸頭與獸背各鑄五個孔,自然形成五對繫環。

在美術考古界,這種一神人與兩猛獸相搏的題材被稱為「一人雙獸」題材。其特點是一位具有神力的神人居中,處於強大的控制者地位,一對野獸或雙禽則伴隨在神人左右,處在被控制的位置。這種十分古老的題材反映了人類對英雄和動物的崇拜,也可稱為人類早期萬物有靈信仰的宗教實物。

同樣是北朝時期的臥馬帶鏈金牌飾,呈伏臥狀,低首,立耳,閉目,口微張,鬃毛清晰整齊,前肢一立一屈,兩後肢前屈,尾下垂,立耳旁及尾部上方各有一孔,孔內各繫一段金鏈,每段以21節組成,共42節,為佩戴之用。形象生動傳神的臥馬帶鏈金牌飾,體現了鮮卑對馬的熱愛與崇尚,其金銀器也具有濃郁的馬背民族風格。

時至明清,統治者會頒發扎薩克印,是各旗扎薩克封授中最重要的權利象徵物。「扎薩克」即蒙古族地方官稱謂,相當於「旗長」。展品中的清代扎魯特右翼旗扎薩克虎鈕印,質地為銀質,背鑄一蹲虎為鈕,虎全身裝飾着細小的祥雲紋飾,有吉祥美好的寓意。印面鑄滿、蒙兩種文字,印文漢譯為「扎魯特右翼旗扎薩克印」。印左側刻滿文,右側蒙文,漢譯為「康熙二十五年初夏」。這方銀印堪稱印中精品,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通達遼闊 悅享非遺

通遼是一片神奇的沃土,有着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不僅有眾多的物質文化遺產,還擁有為數眾多的神秘瑰麗、源遠流長、世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蒙古族安代舞、烏力格爾、四胡、科爾沁敘事民歌、好來寶等成功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繪就了一幅各民族團結進步的和諧畫卷。

展品中的民國時期大四胡,就是科爾沁用於烏力格爾(說書)的重要伴奏樂器。蒙古族稱之為胡兀兒,源於古代奚琴,元代後廣泛流傳,是通遼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樂器之一,2006年躋身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該四胡木質音箱,四弦,箱外包彩色花紙,塗明漆,一側蒙皮,邊緣以鋁箍加銅釘固定,另一側中飾紅色五角星,中心鑲小圓鏡,琴首方柱,塗明漆,刻條紋。弦為竹枝條彎成,執手部鑲珊瑚、松石銀飾。四胡不僅能演奏單旋律,同時也能演奏較簡單的和聲音程與復調旋律。其與馬頭琴、雅托克(蒙古箏)、口琴都是常見的蒙古族民間樂器。

據「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發布,西遼河流域成為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自然成為中國繼黃河、長江之後的第三條母親河,至此西遼河文明逐漸受到人們的矚目。通遼作為西遼河流域文明的核心區域,千百年來漁獵、遊牧與農耕文明相互交融留下的痕跡,凝結於異彩紛呈的文物之中。它們既是不同生業文明交相輝映的歷史見證,也見證了草原地區兼容並包的時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