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蝶

香港藝術節今年有一個名字很長的製作—— 羅伯特·利柏殊 × 機器神 《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Robert Lepage x Ex Machina–Courville)。其實羅伯特·利柏殊是編劇、設計和導演的名字,機器神是由利柏殊帶領下的創作機構,《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才是是次製作的名稱。

《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說的是發生在1975年一個位於加拿大魁北克郊區小鎮庫維爾之上的故事。這個故事不是記載大時代的歷史,主人翁只是一名17歲的平凡青年人西蒙。舞台上述說的是西蒙的成長故事,一些看似很普通,對歷史絲毫不會作出任何影響的生活瑣事。可是,這些事件卻在成長階段的主人翁心中留下烙印。

西蒙住在庫維爾的單層平房地下室,陪伴他的是父親的骨灰。樓上住着母親和與母親有染、不務正業的叔叔。他有一名愛慕他的女性朋友,一名他仰慕的朋友馬修和一個沒有教養的朋友。他的生活看似很簡單,但是在利柏殊的團隊的創作下,卻在舞台上呈現一個不平凡的演出。

《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是一個木偶劇場,創作團隊輔以各種他們拿手的舞台機械和機關,構造成一個上世紀七十年代庫維爾青年人的日常生活範圍,如他居住的地下室、母親的起居間、他的朋友的家、游泳池、更衣室、郊外河畔、展覽廳、公路等。西蒙在每一個場景之中,都有他的一段故事和感受與觀眾分享。在他那濃縮為2小時的成長之路中,我們與他一起見證他的悲和喜、哀與樂。

西蒙和所有角色並不是由真人演出,他們都是一個個木偶。3名木偶師穿上黑色衣服,在舞台上操作所有木偶角色。雖然他們與木偶一同出現在台上,觀眾的注意力卻只會集中在木偶角色之上。台上另有一名叙事者奧利維亞·諾曼(Olivier Normand),負責敘述事件和聲演各個角色。換句話說,無論是男女老幼的角色都是由他一人聲演。連續站在台上2小時不停地敘事和演繹多個角色是一項難度很高的挑戰,演出者能恰如其分地把全劇的靈魂角色做好,殊不簡單。

既然稱為機器神的製作,台上的機關自然是最吸引觀眾的焦點。整個演出機關變化頻頻出現,把舞台變成一個個不同的地方和視點。令我最深刻印象的有3個機關︰第一是西蒙在泳池偷窺救生員馬修時,泳池竟然有水;第二是由馬修的家突然變成西蒙的家,馬修之家本來整個鋪着的帆布倏然間全都被「吸進」舞台後排的數個洞裏,舞台立時呈現出西蒙的家;第三是把本是博物館的一幅掛畫一直向觀眾席推前,最後掛畫變成舞台的大背景,所有變化盡在那一瞬間的光景,真不愧為機器神。

更難得的是,一首以木偶譜出的青春之歌,竟然滲出淡淡哀愁,叫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