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看到布隆迪的孩子挨餓失學時,就覺得他們的現在是我的昨天,真心想幫幫他們。」經常有人問楊華德,為何選擇援非?他總是說,「因為我們自己淋過雨,所以更想替別人打把傘」。

1964年9月,楊華德出生在四川省內江市隆昌縣雙鳳鎮的一個鄉村,父母都是農民,幼年和少年時代也是在吃了上頓沒下頓中度過。他還記得,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村裏的水稻產量很低,當時的隆昌縣農業局派了一個農業技術人員到村裏駐點,指導解決水稻種植技術問題,當年就讓村裏水稻產量實現翻番,大家也吃上了飽飯。

「我們用櫃子來裝稻穀,父親拍着那個櫃子說,去年我們還沒有裝到一半,今年我們裝滿櫃子都還有多出來的,這個農技員不簡單。」楊華德回憶說,當年的經歷讓他萌生了學農的想法,希望成為一個能讓農民走出困境的人。

1983年7月,楊華德從綿陽農業專科學校農學專業畢業,正式加入農業「大家庭」,開始奔走在田間地頭,圍着老農技專家「打轉」,不斷積累經驗,提升本領。作為廣西大學86級作物遺傳育種研究生,楊華德1989年學成歸來後,更是一頭扎進「三農」事業中,在雜交水稻科研之路上奮鬥至今。

中國經驗在非洲適用性更強

在援助莫桑比克和布隆迪的十餘年間,楊華德發現非洲的農業發展和中國有很多相似性,中國經驗在非洲的適用性更強。「我們上世紀八十年代解決吃飯問題,一是靠『包產到戶』的政策,二是靠雜交水稻為代表的科學技術。非洲現在要解決吃飯問題,一樣也是靠這兩樣東西。」

在楊華德看來,專家組不僅要教布隆迪當地人怎麼種莊稼,更要從宏觀角度給予技術指導和發展建議、發展思路,「中國農業和農村工作經驗豐富,而非洲的農業很有發展潛力,只要因地制宜,將中國經驗與當地實際條件有機結合,援助工作就會有很大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