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賜作者墨寶。作者供圖

彥 火

我在日本福岡市曾參觀仙崖禪師在博多寺的禪舉。

且說早年去博多寺向仙崖禪師學禪的人絡繹不絕,其中有一位湛元和尚,生性貪玩,經常半夜偷爬出寺院去遊玩。不少人向仙崖禪師告狀,仙崖禪師聽罷不表態。

在寒雪飛飄的一夜,湛元又拿了一個臉盆墊腳,翻越牆外去冶遊。

仙崖禪師在那個盒子坐下以為修禪,待到大半夜後,湛元玩倦後歸來,從牆外跳下,踩着一件軟綿綿的物件,大吃一驚,待回過魂來,竟發現是踩着師父身體。

仙崖禪師一點也不惱火,只平靜地說:「太夜了,天氣寒冷,快回去睡覺,不要着涼。」

湛元從此大徹大悟,不敢造次。

學禪還要懂得放下。

記得早年我讓金庸給我寫一幀字,內容是「看破、放下、自在,人我心、得失心、毀譽心、寵辱心,皆似過眼雲煙,輕輕放下可也」。其實是源自《金剛經》。

《金剛經》原話是「真誠、放下、自在、隨緣、念佛;真誠、清靜、平等、正覺、慈悲。」

按淨空法師的演繹,「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是處事待人接物的態度;「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是對人、對事、對物心性上的要求。

在佛法裏,「傳心法要」涵蓋了以下十句話:

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

世人要做到以上要求,戛戛乎其難也。

禪更重視「看破、放下、隨緣」過程的體驗。

這就是說,凡事只要你腳踏實地去做,每天看破眼下的事態,放下一些,日積月累,加以修煉,你會發現,眼前是一個完全嶄新的世界。(《學禪》,之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