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讀書月期間舉辦「當奇跡之城遇上東方之珠:深圳·香港的文化對視」活動。 作者供圖

木 木

灣區,通常處於大江大海的交匯地帶,既是經濟發展的高地,也是開風氣之先的地方。據世界銀行統計,全球60%的社會財富、75%的大都市、70%的工業資本和人口都集中於此。發展與創新,是灣區的基因。

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是地理上的大江大海交匯,還集中體現了改革開放和「一國兩制」兩大國策的交匯。處於交匯前沿的深港雙城,由此成為大灣區城市群最重要的發展極。深圳被確定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並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之所以有這樣的定位,當然首先得益於深圳本身是改革開放締造出來的一個奇跡城市,但還有一個因素也不容忽視,就是它緊靠香港,能與香港形成聯動。深圳與香港的聯動,不是簡單的兩個城市之間的合作,深圳作為先行示範區服務和引領整個內地,香港作為資深的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聯通全世界。因而,深港雙城的合作,關係到中國與世界的雙向互動。

共建人文灣區,是大灣區建設的題中之義。深圳要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着重在文化設施建設、文化人才培養和文化氛圍營造上發力,並與香港加強文化交流。香港要保持並發揚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但不能故步自封,要密切關注國家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領域的變化,並在其中尋找到最佳的適應方式和發展契機。深港雙城聯動,就文化而言,似可從這些方面着力:

一是嶺南文化。嶺南文化在中國文化發展中有着獨特的保存和反哺作用。這種作用首先源於南宋覆亡後,中原士人衣冠南渡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繼承;其次是嶺南人大量下南洋、出海外,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個很大的華商群體和華人社會,廣泛傳播中國文化;更重要的是改革開放以來,大潮起珠江,對中國文化的現代發展起到了極大的助推、引領作用。

二是海洋文化。在傳統思維裏,中國是典型的大陸國家。其實,中華文化的海洋基因同樣悠遠而強大,從秦始皇遣徐福東渡,到漢朝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再到明朝鄭和下西洋,古代中國的海洋技術和海洋開發位居世界前列。近代以來,東南沿海成為中國與西方列強博弈的要衝,留下了許多沉痛的記憶。今天,在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時代背景下,深港海洋合作更具有現實意義。當我們站在一幅豎版中國地圖前,深圳和香港不再是南國邊陲,而是中華海洋大國的地理中心。

三是特區文化。香港是特別行政區,深圳是經濟特區,一般都簡稱為特區。所謂特區,就是要特別,要創新。俗話說得好,特區是不可以界定的,當它可以界定的時候,就不再是特區了。特區固然要善於學習外面的成功經驗,更要創造新的經驗讓別人學習。

四是移民文化。深圳和香港都是典型的移民城市。香港幾乎沒有原住民,所謂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不過是前一代或前幾代移民的後裔。深圳更是在短短40多年裏移民近2,000萬,創下了人類移民史上的奇跡。凡移民,通常都是富於創新意識、冒險意識的群體,敢為天下先是他們最深沉的文化基因。

此外,還有求大同、存大異的「一國兩制」文化以及源遠流長的商業文化,都是深港文化大可挖掘的潛力。

筆者來深圳的時間並不長,但明顯感受到一種文化即將爆發的勢頭。深圳人很忌諱被稱作文化沙漠,對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在全國首屈一指。硬件投入不斷加大,圖書館、美術館、音樂廳、影劇院越來越多,街頭、公園充滿了各種雕塑作品。軟件建設也不遑多讓,市民學習氛圍濃厚,「深圳讀書月」聞名海內外。再加上經濟發展好,有創新意識,也不排外,全國各地文化人陸續往深圳集聚。這有點像當年的香港,一度也被人稱作文化沙漠,正因為大批文化人的到來,幾十年時間就發展成為一片文化繁榮的沃土。照這樣的勢頭,深圳文化繁榮指日可待,深港文化定會成為中國文化版圖中的一片亮色。

中國地域文化有三大顯學:一是敦煌學,展示大漠孤煙的邊塞文化;二是西藏學,呈現冰山雪域的高原意象;三是徽州學,描摹如夢似幻的江南煙雨、小橋流水。這些都是構成中國文化版圖的重要元素,但裏面還缺一塊:浩瀚的海洋。隨着深港文化的交融發展,會不會形成一個以海洋文化為內涵的新學派,因擁有共同母體新安縣而稱為「新安學」?由於徽州在歷史上又名新安,為了避免混淆,並突出新學派的海洋元素,也可稱之為「屯門學」。文化因需要而生,新安縣作為屯門鎮的繼承者,留下經略海洋的豐厚遺產,香港是海洋貿易時代的產物,深圳正努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無不是對海洋文化的深切呼喚。總之,講好新時代的大灣區故事,是深圳和香港文化建設的共同責任。香港文化有自己的特色,關注細節把握和氛圍營造,擅長人物個性的挖掘和刻畫,而深圳以及整個內地的文化都比較注重宏觀敘事。深港雙方如果能夠把各自特色發揮出來,並得到對方的理解和認同,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將成為推動中國文化發展不可取代的一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