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德冀未來可以在香港設立藝術交流及培訓平台。 張岳悅 攝
◆香港夜景也是胡明德鍾愛的題材。
◆《銅鑼灣避風塘》
◆《清晨西貢漁村》
◆《遠望馬六甲印象城建設中》
◆《華盛頓非洲藝術博物館》
◆金箔畫《煙雲繚繞林中散》
◆胡明德曾參與220米長《黃河萬里圖》的創作。
◆《殿堂流芳》

廣東山水畫家胡明德多年來行九州跨四海,在山水寫生領域執着探索,作品既有深入山村寫生創作的詩意田園、山川秘境,也有異域風光、現代都市題材。近年他致力於現代城市山水畫創作的新嘗試,足跡遍布多國,寫生勾勒城市山水新意象。對他而言,寫生絕非簡單地索取素材,更多的是把創作搬到自然,源於自然,高於自然。◆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胡明德「自然為師——寫生創作世界巡迴展」上一站於美國紐約藝術館啟幕,原計劃還將走進日本、英國和澳洲,後無奈因疫情而暫時取消。如今他見到香港藝文界迸發的生機和活力,遂決定今年在這裏重啟巡展。他近月常在此寫生創作,從多元角度觀察香港的都市、鄉郊和海旁,為香港城市山水主題個展做好充分準備。

赴各國寫生 推廣中國藝術

從馬來西亞到美國,胡明德慣於在開展前先赴該城市寫生,故展出畫作皆與城市息息相關,亦更能引發當地觀眾共鳴。「其實在外國能真正讀懂中國畫的人並不多,所以我會將他們常見的景觀用中國畫的技法來呈現,這樣他們很容易便會明白,這也是間接宣傳中國藝術的一種方式。」

長時間在外寫生,應付開支是他最大的挑戰,「現在基本上都是我以一己之力去做推廣中國藝術的工作,錢少就拖長一點,錢多就去密一點。現在60多歲正是我的藝術黃金時間,希望每年都能去一兩個國家寫生,回來再畫一些巨幅的作品,也許會送給當地的政府,這與錢無關,目的就是想讓他們讀懂中國的藝術。」他堅定地說,「雖然辛苦,但當我認定一樣東西,我就必須要這樣做。我們藝術家能力有限,只能通過這種方式使中國文化在世界上有更大的影響,希望會有更多有心人與我一起,共同將這件事情做得更大更久。」

城市題材的中國畫創作,在傳統中國畫裏是全新的命題,具有很大的挑戰性,這種畫既要保留中國傳統筆墨精神,又要突出時代特徵。「我們最出名的城市繪畫便是《清明上河圖》,當然也是在描繪古代的景觀,如何畫好如曼哈頓或者中環這樣的現代景觀,傳統中不會有直接的參考。所以我們要吸收傳統技法,再將其融合到現當代的創作中去。」

從《黃河萬里圖》到「香港全景」

胡明德曾參與中國畫學會主持的220米長卷《黃河萬里圖》的創作,此畫由中國30多位頂尖藝術家合作,被眾多中國藝術評論家稱為中國新「國寶」,胡明德作為主筆之一,從頭至尾參與創作。「從青海到山東的九個省,我們花了兩年多都走了一遍。在這幅長卷中我主要負責山水城市的部分,那次的經歷使我對城市山水的創作更有想法和追求。」他補充道,「這次我準備畫50張左右,全部關於香港的風土人情,也計劃畫一張香港全景長卷,或需要藉助航拍的視角並收集更多資料,用藝術的形式呈現香港的美好,也令更多人看到。」

「其實我是有香港情結的,從小無論打扮還是講話,都受香港的影響很深。我喜歡去逛街市,那種感覺和我小時候在廣州生活的感覺一模一樣,感到很親切。」居於廣東的胡明德對香港早已頗為熟悉,「香港是一個包容多元文化的國際化都市,在這裏只要有本事,就有機會實現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