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躍  資深評論員

國家主席習近平27日早上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工商界及戰略學術界代表時指出,中美關係史是一部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歷史,過去靠人民書寫,未來更要靠人民創造。希望兩國各界人士多來往、多交流,不斷積累共識。近期跨國企業高管密集到訪中國,如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葛蘭素史克全球首席執行官魏愛瑪等。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期間,不少與會跨國公司釋放出「加碼」投資中國的新動向,如蘋果公司將擴大在上海的應用研究實驗室等。「投資中國」首場標誌性活動26日在北京舉行,吸引了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140餘名企業家和外國在華商協會代表參加。中國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為跨國企業帶來新的市場需求、新的投資機會。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這已成為國際商界的共識。

在跨國企業加碼投資中國的大潮下,歐美政客卻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大搞貿易保護、脫鈎斷鏈。德國《明鏡周刊》日前報道,歐盟自去年10月以來一直在對中國電動汽車等的所謂「補貼行為」開展調查,並計劃根據調查結果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徵收懲罰性關稅,以保護歐洲汽車產業和企業免受「廉價競爭」。近日美國政府又打着「國家安全」的幌子,要對中國製造聯網汽車等行業開展審查,大搞產業貿易保護主義,圖打壓欣欣向榮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

但是,歐美政客的做法遭到了當地企業的反感抵制。德國汽車行業不支持歐盟計劃提高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明鏡周刊》報道,德國奔馳集團的首席執行官康林松明確表示,他的公司並不要求獲得保護,他呼籲歐盟委員會「不要提高關稅,我不認可這一點,我認為我們必須走另一條路,必須降低關稅」。

康林松指出,從長遠來看,與中國的競爭有助歐洲製造商生產更好的汽車,歐盟的保護主義措施「正在走往錯誤的方向」。康林松的這番話合情合理,符合汽車行業市場競爭的客觀規律,無疑是對歐美政客的打臉。

奔馳等歐洲汽車製造商之所以反對加稅,一方面是競爭心態和行業道德正派,另一方面是因為真正熟諳汽車行業的市場競爭規律。歐美政客企圖將中國電動汽車貼上所謂「政府補貼」的標籤,甚至與國家安全掛鈎,繼而提高關稅將中國電動汽車擋在歐美市場大門之外,不僅徒勞,而且只會令歐美燃油汽車行業進一步落後。

歐美政客並非不懂汽車產業發展的競爭規律,而是出於政治利益計算。今年歐洲議會和美國都要舉行大選,意圖通過「保護」當地一些日漸落後的車企等利益集團,以換取政治、經濟的支持。

但是,奔馳等歐美汽車製造商,堅持走與中國車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合作之路,這才是理性明智的。中國為推動全球綠色發展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在全球化潮流不可阻擋的時代,世界汽車產業唯有加強低碳創新合作發展,構建公平、穩定、包容的汽車貿易環境,才能共同成長,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