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剛《再遇·歸來》中環展覽。
◆霍剛模仿鯊魚,展「老頑童」一面。
◆霍剛七十年代的作品。
◆作品多以西方繪畫的方式,表達東方「隨性、中庸」的內核。

藝術家霍剛《再遇·歸來》香港·南京雙城個展,正在中環交易廣場展出。今次是霍剛首次到香港舉辦個展,亦有隨台北「采泥藝術」第一次參展香港巴塞爾,期望能藉此次來港加強學術上的交流,跟香港觀眾交換意見。堆疊的圓點、串聯的幾何圖形、大膽的色彩……霍剛的作品多以西方繪畫的方式,表達東方「隨性、中庸」的內核。◆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小凡

霍剛講述自己與香港有很大的緣分,他清楚記得1964年自己第一次出國,便是從香港轉機,第一次從米蘭返回台灣,亦是途經香港。此次展覽名《再遇·歸來》,音同「載譽歸來」,執筆70年,霍剛終於來到藝術中心香港和故鄉南京舉辦雙城展,完成自己創作歷程中的一個里程碑。獨特而抽象的圖像,融匯了霍剛近一個世紀東西思想碰撞的哲學精華,也濃縮了他數十年來對繪畫的孜孜發掘。他藉由點與線的反覆堆疊,揭示繪畫的內涵,在西方媒介營造的詩意中,亦蘊藏着東方精神哲理。

在中西之間「求不同」

1932 年生於南京,霍剛7歲時隨家人移居重慶,走過動盪戰時,後旅居米蘭 50 年。那時霍剛帶着工作十年存下來的一點積蓄、稿費,加上朋友的幫忙,湊夠路費就出國遠赴重洋。初到米蘭,就參與了由蕭勤等人發動的「龐圖國際藝術運動」,這成為了他創作上的一個關鍵里程碑──原本對超現實主義深感興趣的他,這時開始轉向抽象和幾何學的創作:「出去以後看了更多,我發現抽象的東西更能夠表現自己。超現實還有其局限性,抽象就更自由了,我就逐漸轉換過來。」與此同時,霍剛與當地不少畫家建立了一定的友誼,讓他開始對西方藝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米蘭旅居多年的經歷,構成了霍剛作品中兩種文化的對話。「中國人比較注重詩意、比較淡雅,西方則比較注重科學,這兩者結合了,可能成為一條新的路子。」受東西兩方藝術啟發,霍剛在抽象的西方媒介中納入中國元素,在其作品裏,貫切始終的圓、點和三角形,就標示着中國文字的根基結構,並帶來了水墨線條和東方的空間概念。

霍剛用「求不同」三個字概括此次展出的作品,他說,「求」字是最重要的,從七十年代對抽象畫的探索和嘗試,到如今穩定的藝術元素和風格,這些作品反映了他不斷探索,進而突破自我,不同於當代藝術家的創作歷程。

創作不受主題約束

霍剛坦言,近年來創作風格的變化還同自己的心境有關。他在2014年結識了現任妻子,隨後與其返台灣定居。霍剛以古語舉例:「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家庭生活帶給他安定感,讓他能夠「自然、愉快、沒有包袱」地創作。

「平面、空間、結構、精神」是霍剛創作時最關注的部分。他說,作品通過整體結構,反映藝術家當時的心境,而解讀則可交給觀眾。「這幅作品,有人覺得它像鯊魚,但我不會去畫大海和魚,不會刻意讓每個元素都有意義。」霍剛說,在作品中有規律可循的是直線代表理性,曲線代表隨性,他通過不同的線條與顏色搭配來抒發不同的感受。

霍剛下個月將隨畫廊到南京出席自己的展覽,雖然他僅在那裏度過7歲前的時光,但回憶起故鄉仍有畫面:「我在陽台上看人放風箏,小時候穿着亮麗的服裝,家鄉廟會上供奉的菩薩和金剛,它們都有一樣絢麗的色彩,這種色彩在深處可能影響着我的創作。」

霍剛《再遇·歸來》

日期:即日起至 4月3日

地點:中環交易廣場中央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