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李小姐表示會在日後關注保健藥的成分。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日本小林製藥涉事的其中三款產品。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健怡)港人生活步調匆忙,且多以外出用餐為主,每當覺得自己缺乏某種營養素,或者有些病痛時,總喜歡購買保健品補充。但是對於相關藥品是否受到監管或者註冊,市民是否有留意呢?有市民表示,平時自己會到藥房自行購藥,不會留意藥品是否有香港藥物註冊編號。更有市民說:「從來都無想過保健品會食死人,以後都會小心買藥啦。」

不少市民或者旅客都會到藥房或者藥妝店購買保健品,以強身健體。做文書工作的徐女士表示,由於久坐於辦公室,長時間面對電腦屏幕及自己運動量不足,自己的健康狀況日漸衰退,「有時眼痛、手痛,都好擔心自己身體,希望可以透過外來藥品來強身健體。」她曾在朋友的推薦下,赴日旅行時或者到香港的藥房購買保健產品,大多數功能以護眼、護肝為主,在服用過後,自我感覺身體狀況好轉。

徐女士指出,自己從來未有留意保健品是否有香港註冊編號,但是她在關注今次小林製藥新聞後,很詫異原來所謂的大藥廠,保健品都會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從來都無想過保健品會食死人,以後都會小心買藥啦。」她期望政府可以加強監管,「我哋點會識邊啲藥品係需要註冊,以為有政府認可的藥店,發售的藥物就不會出事。」

此外,來自深圳的訪港旅客李小姐表示,自己今次來香港是特意幫朋友購買藥物,如太田胃散、雙飛人等,花費約一千多元,她也會購買日本的保健品,「因為查看小紅書推薦,曾在港購買一些維他命,來輔助身體健康。」

深圳客:更關注成分 會先問藥劑師

過往她並不擔心在香港購買藥物會出現問題,「香港(代理)品牌比較有口碑,有保證。」但是得悉今次事件後,她認為,會在日後關注保健品的成分,以及詢問藥劑師或者營養師的意見,「這樣比較謹慎,其實就算是保健品,是藥三分毒,還是別吃太多藥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