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海》 作家出版社出版
◆《Where Waters Meet》是張翎首部英文小說,其完稿不久後,張翎又馬上譯寫出小說的中文版《歸海》。
◆作家張翎 網上圖片

小說家張翎新長篇《歸海》早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小說開篇講了一個發生在加拿大多倫多的異國婚戀故事,一對中國母女,與一個開辦聽力診所的加拿大男人共居於一個屋簷下,母親袁春雨的猝然長逝,讓女兒袁鳳對母親的身世產生好奇,以母親留下的一個箱子為線索,女兒與母親的姐姐—長住上海的梅姨袁春梅建立了聯繫,從多倫多到上海再到母親的故鄉溫州,從2011年到抗日戰爭再到新中國成立,地點線與時間線的交織,讓一段幾乎被埋藏的往事浮出地面,帶着嗆人的悲苦、愴然氣息,撲面而來。 ◆文:韓浩月

六間房子的存在

《歸海》的故事結構,如同一所玻璃造的房子,全書共分六章,可以視為有着六間房子的存在。作為讀者,隔着這間可以看到另外房間的大致景象,但故事中人,因年代不同,而被封印在各自的房間。他們的命運,因此很難由點連成線,他們沒有一眼就可以看到盡頭的人生——固然平凡,但也安穩。他們的一生,被分別切塊存放,點一下播放鍵或者暫停鍵,都可以看見命運炸裂後的滿目破碎景象,以及聽到刺痛耳膜的異響。作者選擇這樣的表達方式,並非為了製造懸念,更多是想形容人在不同困境下的茫然與衝撞,如同被裝進玻璃瓶子裏的昆蟲那樣。

袁鳳是拆掉這座玻璃房間的人,而賦予她勇氣與動力的精神能量來源,在於她擁有了別處的「房間」,52歲的她已經在別處重新構建了強大的自己,她用新的思維與行為方式,對自己進行了完整的梳理,得到了整理過往的自信,還有面對一切真實的坦然。母親在世時,不經意間給女兒袁鳳準備了一份自帶陰影的「遺產」,而找到這份「遺產」的製造地,並徹底地與之切割,則是袁鳳終結與母親的「戰爭」唯一的方法,因此袁鳳是一個重返過去的時光旅行者,不但負責偵破真相,也負責與過去的自己碰面,擁抱並告慰那個隨母親穿行於亂世的小女孩。

《歸海》使用了蒙太奇的寫作手法,其目的在於減緩痛感。如果作者刻意去寫疼痛,那麼這部長篇將沉溺於傷口與瘡疤之間,失去救贖的意義。於是,作者設置了穿插於每章之前的電子郵件通信(袁鳳以自己的英文名菲妮絲與丈夫喬治進行的溝通)這一環節,這是一艘可以快速暫返現實的休憩之船,也是可以幫助讀者消化情節、嚥下苦澀的避風之港,提醒自己那不過是一場噩夢,現實一切還好。《歸海》是一部寫了創傷同時也寫到如何面對創傷的小說,這部長篇有着屬於自己的呼吸節奏,讀者會在作者的帶領下,於故事的海底一口氣潛游許久之後,會浮出水面吸足足夠的氧氣,然後繼續一段有關時間與歷史的漫長旅途。

女性的美好與堅韌

《歸海》的主要情節發生於1940-1980這40年間,但張翎如同填格子一般,將其準確地放置於20-21這兩個世紀它該有的位置當中,由此贏得了一種表達上的自由,如同三根手指操作iPad屏幕一般,可以隨時放大某一個時間段中的歷史,並穿透那些由戰爭、鬥爭等等構成的硝煙與迷霧,看見一張張活生生的面孔,並看見那些面孔中清澈或焦灼的眼神,毛孔中滲透的血或淚痕。在《歸海》的群像中,袁春雨的形象會隨着小說的講述而逐漸清晰,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女,如何穿過命運的大雨,如何不動聲色地掩埋青春、重新生長,又如何在晚年如同拔刺那樣,去除殘存的苦難記憶。

當《歸海》變換了幾次視角,並錨定於袁鳳的身上,去打探袁春雨的往事時,小說的真正意圖開始島嶼般顯現,「居住」於不同孤島上的袁春雨,她的生活軌跡最終被連成了一條線,她逃出日本人的魔窟,被未來的丈夫王二娃背出槍林彈雨,她出現在醫院,取代眾多崇拜者,成了戰鬥英雄王二娃的妻子,在忍飢挨餓、災禍臨門的日子,她輾轉騰挪,歷盡曲折地活了下來……女性的美好與堅韌,對稱着「活着」的不幸與苦難,這是張翎小說一貫的主題,但到了《歸海》的時候,可以發現作者在表達技巧與深度上,均有了更為深沉的方式方法。

作者的藏與顯

這是一部充滿動盪與不安的小說,但如同荊棘叢中也常看見玫瑰花影一樣,《歸海》中也有美好的讓人忍不住放慢閱讀節奏的描寫,比如袁春雨與王二娃的溫情婚姻,雖無浪漫,但卻有過命的恩情,他們的家在時代的潮水中起伏、破碎,但那份至死相守的情意卻令人懷念、嚮往。或是受母親的影響,袁鳳對老師孟龍的純真情感,一樣勇敢又動人,最後雖然因為一次黑暗海上的告別而天各一方,但這段未曾開花便枯萎的戀情,卻能夠點亮整部小說的色調,讓人忍不住懷想:只要時代不是太糟糕,總還是會有動心的事情發生。

在《歸海》中,作者的身影無處不在,但當仔細尋找時,又絲毫不見蹤影,這足見張翎在寫作這部長篇時候所體現出來的掌控力,作者的藏與顯,隱與露,決定了一部長篇的精神氣質,在小說領域耕耘三十多年的張翎,交出了這部就她個人而言技藝最為嫻熟、探索最為深邃的作品。《歸海》是一個並不太好處理的題材,它並非一部「歸鄉」故事,它的「戰爭」主題也並不明顯,但這並不影響它在塑造一個豐滿故事的同時,也有着犀利的表達,鈍刀子也有鋒芒,銹跡中也可以看到血淚……

古人云「百川歸海」,後人只讀出了浩蕩與平靜,殊不知任何川流奔流向海的過程中,都曾跌落懸崖、粉身碎骨過,《歸海》取其中意,用輕描淡寫般的筆觸,寫出了川流中幾滴水驚心動魄的旅程,小說並未追求史詩感,但讀完之後倍覺意味深長,掩卷之後,人物的驚呼與叫喊彷彿仍在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