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陵詩詞稿》

作者:葉嘉瑩

出版社:中華書局

有一位老人,名叫葉嘉瑩,1924年7月2日出生,今年整整一百歲。她曾是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1979年開始,她每年回到中國內地講學。2013年她遷回祖國,定居天津南開大學。葉嘉瑩在南開大學開設了唐宋詞系列講座,白天講詩,晚上講詞,課堂總是座無虛席。她還應邀到國內幾十所大學講學,舉行古典詩詞演講達數百場之多。2021年2月17日,葉嘉瑩被評為「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

葉嘉瑩著述頗豐,有《迦陵論詞叢稿》、《唐宋詞十七講》等近20種,影響極大,故被人稱為「中國古典詩詞傳燈人」。老人家何以能夠獲得如此美譽?竊以為,答案有五:一曰家庭薰陶,二曰老師培養,三曰個人偏好,四曰借石攻玉,五曰愛國熱情。

先說一。葉先生出身書香門第,從小讀四書,開蒙第一本書便是讀《論語》,十幾歲讀納蘭性德《飲水詞》和王國維《人間詞話》,而且能夠寫出合乎格律的七言絕句,如《秋蝶》:「幾度驚飛欲起難,晚風翻怯舞衣單;三秋一覺莊生夢,滿地新霜月乍寒。」

次說二。葉先生1941年考上北京輔仁大學國文系,師從顧隨先生。顧教授長達六年的諄諄教誨,使其詩藝大為長進。葉嘉瑩曾不無感慨地稱:「老師在課堂講授中所展示出來的詩詞之意境的深微高遠和璀璨光華,則更是使我終生熱愛詩詞,雖至老而此心不改的一個重要原因。」

再說三。書香子弟、名師高足,天下何其多也,但未見得個個都能成才。葉先生則不然,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始終專注於詩詞,所以才有一生的精彩。如先生上世紀四十年代舉家南下台灣,物質條件、精神狀態,無不艱辛備至,甚至難免牢獄之災。面臨如此困境,葉先生依然堅持詩詞寫作。其間,她曾填有《浣溪沙》一首:「一樹猩紅艷艷姿,鳳凰花發最高枝。驚心節序逝如斯。中歲心情憂患後,南颱風物夏初時。昨宵明月動鄉思。」又《蝶戀花》一首:「倚竹誰憐衫袖薄。鬥草尋春,芳時都閒卻。莫問新來哀與樂。眼前何事容斟酌。雨重風多花易落,有限年華,無據年時約。待屏相思歸少作。背人劃地思量着。」未有驚人的毅力和執着的追求,焉能筆酣墨飽如此?

復說四。葉先生的學問,不獨牆內芬芳撲鼻,而且「梅花隔水香撩客」(陸游語)。海外的美國哈佛大學、密歇根大學等著名高校,爭相邀請她講學。在講學中,先生不僅與西方學者交流了學術理念,而且還接觸了不少西方文論。她巧妙地將西方闡釋學、符號學和接受美學理論與中國傳統詞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別出新意地提出了歌詞之詞、詩化之詞、賦化之詞之說,從而為中國傳統詩詞研究添上了一道分外亮麗的色彩。

再說五。葉先生無比熱愛自己的祖國。她55歲開始回國講學,89歲回國定居,愛國之情,粲然可睹。她對中國古典詩詞的高度熱愛以及廣泛傳播更是洋溢着她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情厚意。

百歲老人葉嘉瑩先生的詩詞情懷以及她的經歷和成就,無疑能帶給人們多層次的啟示。比如,家學淵源、家風嚴謹的社會現象務必要賡續;博導們、碩導們務必要像顧隨教授那樣,嘔心瀝血地培養優秀人才;當今的青年人,特別是大學中文系學子務必要學會寫出像模像樣的中國傳統詩詞;某些文化研究領域過於「言必稱希臘」、缺乏創新意識的傾向務必要糾正;中國學者務必要提高英語水準,能夠在國外開壇設講,讓中國文化走出國門……

正所謂:

百歲老人葉嘉瑩,一生滿懷詩詞情。天下齊誦唐李杜,瀛寰共話宋蘇辛。

孤帆惟見碧空盡,驚濤猶拍大江東。中華文化海內外,明燈高傳一蒼松。 ◆文:鄭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