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業議會舉辦「生命第一:行出安全」網上研討會。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倩)香港近年接連發生多宗致命工業事故,香港建造業議會昨日舉辦網上研討會,探討有關搭建和拆卸棚架或平台的安全。據勞工處數據顯示,2012年至去年共有17宗涉及懸空式棚架(吊棚)的致命工業意外,導致17人死亡。勞工處署理分區職業安全主任許家敏表示,勞工處正修訂《竹棚架安全工作守則》,最快今年推出,內容包括更詳細說明合資格人士監督工作時的要求,希望能加強吊棚工人的安全訓練。建造業議會則計劃於今年上半年統一「工人記分制」的計分標準,計分制涵蓋工人及前線管理人員。

許家敏在研討會上表示,該17宗導致17人死亡的吊棚工業意外中,有個案是工人拆卸吊棚時其中一個金屬托架突然脫落,令工人墮下重傷不治。至於意外發生的成因,她指是金屬托架過於殘舊所致,「拆卸最後階段的兩個金屬托架是吊棚的唯一支撐,而該個托架已經舊到連同螺栓都已生銹,令螺栓的拉出阻力大大減低。」

安全高處工作的指引列明,搭建的棚架在使用前需經合資格人士檢查,以及現有裝置托架在未知承托力前不應用於支撐竹棚架等。她表示,勞工處正修訂《竹棚架安全工作守則》,最快今年推出。

「工人記分制」擬上半年統一標準

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表示,過去一年本港共有約24宗工業死亡事故,當中半數屬高空跌落,42%死亡工人年逾60歲。他指出,由於年長工人的施工陋習較多,安全意識不高,故容易發生意外。在去年逾20宗死亡事故中,70%是前線管理人員和前線工人抱僥倖心態和陋習而造成,「發生意外時,很多時候管理人員都不在現場。」

何安誠提出多項解決方法,包括沒有管理人員「誓不開工」、做好「動態風險評估」、讓死亡工人的家屬分享經驗,以及加強工人意識等。

議會計劃於今年上半年就「工人記分制」統一記分標準,並研究推出電子平台。「計分制涵蓋工人及前線管理人員,違反安全標準會被扣分,並非針對某一階層。」何安誠認為,與修訂法例相比,改變建造業的施工的文化更為實際,「因為可以讓工人形成正確的心態以及加強肌肉記憶。」

他又透露,目前有逾400名外勞經輸入勞工計劃來港,當中60%懂得廣東話,又願意學習建築安全,有助解決業界人手不足問題。他預計今年下半年會批出7,000個建造業外勞配額。